【内疚与羞愧的区别 :内疚是一种推托,甚至是情感敲诈,只有羞愧才是真正接纳自己不足的开端】
内疚会妨碍个人的发展和亲密;羞愧则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强化亲密。 内疚是良心产生的痛苦内在压力,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违反某些外在环境加诸人的法律或规定,把自己视为罪人,是需要惩罚的对象。内疚的人自认做了平常不会做的事,希望得到宽恕,所以内疚是一种不愿自我负责的立场,内疚时说的话可能是:“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相反的,羞愧是认识自我时产生如潮水般的感受,任何宽恕都无法消除这种体认,因为自己的言语行为确实呈现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羞愧时说的话可能会承认“我正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在佛教哲学中,羞愧被视为高度滋养的意识状态,重要性相当于信心和同理心。羞愧会带来坦诚和体认,两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质的关键因素。
生理上,内疚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无用,身体能量紧绷、受到压缩。羞愧则会开启身体的能量,使自我充满温暖、开阔的感觉,觉得无处躲藏。由于内疚会关闭与否认自我,所以有利于亲密;羞愧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向别人真诚地袒露自己,这正是亲密的基础。
假使我和你跳舞时踩到你的脚,我自动说“对不起”以得到你的原谅,好使我不会内疚。其实这是表示我通常不会踩到别人的脚,这次可能只是意外。可是,当我以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就会承认自己正是会踩到别人的脚的人,因为我才刚发生这种事!体认这一点,我会充满羞愧以及尴尬(这是羞愧的特殊形式),知道你无法以原谅的方式使我变成另一种人,我确实是笨手笨脚的人,和我跳舞就要冒着被踩到脚的风险!知道这一点之后,我就无法要求你的原谅,只能请你了解和接纳。这种接纳的态度使我更靠近你(和我自己),而内疚的反应只会使我们注意谁对谁错而拉远彼此的距离。
【情绪并非来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释】
在关系中,一方开始出现躲躲藏藏的迹象时,另一方可能开始焦虑,经过一些侦察后,她发现他在为她安排充满惊喜的生日宴会,当解释清楚时,所有的担心就消逝了,即使他仍然鬼鬼祟祟,她仍有关爱、温暖的感觉。有的人会说他躲躲藏藏的行为造成她的焦虑,等于把她视为对方行为之下的无助受害者。如果要采取更负责的立场,就要看见自己的感受来自我们对知觉的解释。为任何特殊感受抓狂之前,都必须先核对感受背后的解释,才能看出焦虑是否合理!
如果我因为不喜欢某件事对某人感觉不舒服,我可能不敢说出自己的不舒服,因为担心伤害对方。可是,我其实无法使他有受伤的感受,因为只有他可以伤害自己。我更担心的通常是他可能因为我的做法而不喜欢我、排斥我,可是如我不说出感受,他就更不了解我,我们就更不亲密。一旦我自信能完全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就能以不责备、不要求对方改变的方式分享。对方不一定觉得我的负面评断是有益的资讯,说不定还不予理会,所以我有可能得不到什么反应,如果我对这种结果觉得失望或怨恨,就知道自己的分享是控制,而不是真正的分享,可能危害彼此的关系。许多亲密关系由于陷入到谁对谁错的正义战场而破裂,其实只是不同意彼此,并没有谁对谁错。当我们能够修正这种幼稚的行为,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看法,不需要放弃自己的观念,彼此就能和谐相处,双方不需要自我防卫,而是对彼此感到好奇,进一步探索各自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方式会使双方更了解自己和对方,进而强化彼此的亲密感。
【世界的多样性】
我年轻时非常不喜欢巴扎特所作的曲子,我觉得他的音乐刺耳、令人不舒服。在我心中,贝多芬和肖邦才是真正的作曲家,因为我喜欢他们的和声。巴扎特错了!但我后来知道有许多人欣赏巴扎特的音乐,才开始怀疑他的音乐可能并没有错,也许错在我不会欣赏!我这样想以后,开始一遍一遍听他的音乐,想找出喜欢的部分,经过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开启了我的视野,使我能欣赏更多不同的音乐。我没有窄化自己的世界,而是学习扩大视野和觉察力,以整合各种不同的经验。这是从巴扎特的音乐开始的,但直到今天,我对他的音乐的喜欢程度还上一很有限!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认同多样性,可惜通常是从政治和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多样性。在权力的世界,多样性会制造阶级制度,某些差异较受到欢迎,有些则不。民主社会或家庭都是由多数人掌权,可是少数人会怨恨地反击,成为政治受害者,他们的立场是要矫正掌权者造成的错误。就像法国大革命,一开始的理由是出于善意,却经历偏移的过程,结果逐渐转向相反的方向。同样的,始于善意的关系常常从健康有益的态度转变成破坏的氛围。如果对重要的问题置之不理,而不是摊开来讨论(好象把灰尘扫到地毯下),尤其会出现上述情形。
这些关系的原则可以直接应用于世界舞台。过去几百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条约不能确保长久的和平,经年累月后,压抑的敌意会爆发出来,等待诉诸武力的借口,使原本以为的安全世界陷入争斗。其实,和平是不可能的!如果把追求和平所耗费的资源、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拓展各方的视野,会有更大的收获。真正欣赏不同的和声,才能让世界各种不同的旋律得到安身之处。
还有一些人,在亲密关系当中,害怕看见角色和投射背后真正的自己,因为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害怕自己一旦坦诚以对,就会面临被拒绝和抛弃的危险;其实这就是亲密的风险。许多人因为害怕承担这种风险,于是选择隐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缩,于是关系花园变成游戏场,上演各种幻想,却没有真正的成长。
许多人误以为强烈投入就是同在,当他们充满能量或极度投入某个人或活动时,就以为自己是同在的。沉迷的状态是强烈的投入,却没有同在;沉迷的人强烈执著于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却没有真实参与的同在。沉迷的恋人特别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而不是与自以为深爱的对方产生亲密,他们陷在自以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碍与对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强烈的欲望中感到苦恼,却误以为是爱或同在。
人最大的痛苦是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却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后隐藏着更深的本质。一般说来,追逐成就的小孩会发展出“理想我”的形象,以讨好别人(最初是父母,后来是其他人),他们学习当“善良”、“适当”的人,却不了解自己内在的存有,长大成人时,多半已深深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几乎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真实本质。当这些个体进入关系时,通常只会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为彼此做的事,却无法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伴侣。由于亲密意味着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觉察不足的人,与人亲近的能力也很有限。
承诺期,对自我和他人有更实质的期待,在关系当中有归属感、安全感、对生命有信念。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持续不断地照料和维护才能产生互相的承诺。彼此承诺用分享、诚实、坦诚的态度来处理任何状况,能使关系维持在健康的状态。承若期的伴侣非常了解彼此,包括各自的真诚自我以及各人会玩的心理游戏和权力游戏。彼此乐于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这种方式深入了解彼此,双方越来越投入各自共同的生活,由于完全了解自己和对方,已经准备好了做出全然的承诺。
承诺期的人不会像青少年一样冲动,心血来潮就放弃一个目标或立场,转而追求另一件事;相反的,他们能一起经历暴风雨,持续成长、发展、深入。承诺就能集中焦点,双方越来越有能力处理较大的计划,在渐增的挑战中成长。在承诺中运用意志,可以发展出强壮、成熟、个体化的自我。在关系中一起承诺时,不但自我可以各自成长,关系也会随之成长。
在承诺期做出承诺的人就像深入扎根的植物,他们能深入泥土之中,从生命的核心得到滋养,与大自然和环境和谐共处。他们的力量足以承受一时的艰难和挑战,与对方一起成长。这就是承诺的奥秘:我并不是向你承诺,而是向自己承诺我选择的每一件事。在关系中,我的承诺会影响我对关系的付出,当你同样作出承诺时,我们可以在关系中一起拥有期望,这不是要求,而是共同的协定。我越看重你,就越愿意承诺和你在一起,彼此就可以有越多期望。这是相互信任的根基,可信任的人会扎根更深,更强,不受外在事件的变化和波动影响。当伴侣学会共同信任时,双方和关系都会变得强壮坚固。
由于这个时期的伴侣非常了解彼此,所以承诺的内容不是浪漫期的幻想或权力争夺的义务,而是承诺彼此有自由的选择。他们并不是向对方作出承诺,而是对生活和自己作出坚定的承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愿意共享一个承诺,一起计划双方的期待和决定,并付诸行动。
在承诺期双方各自都是独特而有力量的人,有能力做出真正的承诺,努力实现自己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伴侣会为生活从事坚定的承诺,努力实现自己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伴侣会为生活从事坚定的承诺,包括独自和共同的事。他们可以不需要对方,但又确信能依赖自己和对方。承诺含有开启重大奥秘的钥匙,在道家哲学中,当人的意志投入创造和提升生命的追寻时,就会参与生命本身的更大意志,并因而受益。这就是奥秘之所在。运用意志来承诺相互的关怀,可以照亮辉煌的启示;共同的努力会成为内在的引导力量。生命的意志会表现于人类的行动;这就是道成肉身的奥秘。
承诺期是生小孩的最佳时期。夫妻经常在浪漫期就怀孕,那时还不太了解彼此;还有许多小孩是在权力争夺期受孕,以为新生命的降临有助于减轻压力和争吵。在关系早期阶段诞生的小孩,需要面对父母还不了解自己、把精力放在争执的情形。较稳定的父母能了解自己和对方以及双方的动机和渴望,这种父母自然能了解小孩,并能清楚设定亲子间的界限。在这种氛围下,小孩会有坚固关系的基本经验,而成长为真诚独特的人。
亲密关系就像老房子,需要维护和照料。区分清楚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否则就会出问题。照顾别人和关心别人是不同的,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或梳理他们。一般说来,人比较愿意照顾别人,将对方婴儿化,以试图缓解自己的痛苦和焦虑,照顾者在心坎里,其实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这种像父母照顾小孩的情形,通常是为了处理照顾者自己心底的焦虑。承诺期以分享、诚实、坦诚的态度来处理任何状况,能使关系保持健康的状态。只要对彼此有真诚的关怀和好奇,便愿意分享自己,双方就能展示自己,使关系不断更新,进入到第五个时期。第五个时期是什么呢?当它真正发生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存在。
在第五个时期--绽放期,人们能承认和分享生命的所有面向,运用原本以为在关系中属于负面或具有破坏性的部分,将个别差异转化成创造的挑战,而不是争执或分辨对错,如此一来,原本用来防卫的人格特质,就可以通过创意来帮助关系。
关系周期的最后阶段就是绽放期。达到融合期和承诺期时,双方对自己和对方的了解会不断进展,知道自己的力量、弱点、愿望和梦想。由于信任双方的承诺,所以能投入真诚的合作。双方在一起时,不论选择任何任务,都会成为创造的过程。这种搭档似乎充满创造力和活力,他们一起投入时,不论触碰到什么都会充满生命力和亮光。
【婚姻之灵 】人只可以,也必须对自己负责
在绽放期伴侣会出现灵性的流动。不论是一起跳舞,还是一起洗碗做菜,配合流畅、纯粹、优雅。你们所做的事和做事的方式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别人不但能够感受到这份爱,还能受到启发并能在分享中产生爱。接纳别人的差异而不妥协,可以创造和谐。看似不一致的音符可以创造和谐的音乐。没有不好的和谐,接纳不寻常的组合有时能产生复杂有趣的互动,非常不同的伴侣即使有极度的差异,也能和谐共处,只要彼此保持好奇,承认并接纳差异,没有责备或怨恨,就可以在一起而不必改变对方或委屈自己。不必妥协或判断谁对谁错,要把目标转移到欣赏不一致的崭新的和谐上。 爱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保护、接触和回应。
当伴侣之间能超脱权力争夺时的道德教训,在整合期了解自我和双方,并在承诺期用意志合作时,眼前就展开大量的可能性。有人说他们周围会出现生命与爱的光环,即使是最世俗的事物也有了灵性生命。他们在每一刻都展现禅的精神:在一起,却有彼此不同、独立、个体化而真诚。正是所谓道成肉身,圣灵灌注在人身和物质世界,这是真正的重生。
【人只可以,也必须对自己负责。】
没有人可以使别人有任何感受,人无法启动或关闭另一个人的感受,也无法使别人兴奋或厌烦、愤怒或快乐。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开启和关闭这些感受,使自己兴奋、厌烦、愤怒或快乐。事实上,就一个负责的人而言,自己的感受、思绪、态度和经验都是自己要负责的。虽然一般人不这么认为,但就自身经验的某个层面而言,人终究是为自己负责的。可是,我们常常被灌输一种想法,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都是别人行为和刺激的产物。其实,感受是个体内在生理现象的表现,是从人里面产生出来的。虽然可以复制别人的思想,却是个人内心选择复制这些思想;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思想、偏见、态度、感受、反应和欲望负责。语言和文化反复教导我们这种信念:别人会牵动我们身上的木偶绳线,所谓“正常”的情况就是“我们是别人行为的受害者”。把这些责任放在别人身上,要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实在是一种恶劣的社会习惯。如果要变得负责和自由,我们就必须处理社会文化灌输的僵化态度。有趣的是,当人开始为自己负责时,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每个人生来都注定是孤独的,即使遇到了一个人也不是不在孤独,因为没有人可以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最好的爱是任命对方做自己孤独的守护者。并不是从此不再孤独,但是可以相互守护,因为我们尊重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好的婚姻是两人都认命对方做自己孤独的守护者——里尔克。
婚姻的最高境界就是婚姻之灵---守护者。它就是不存在,就像空气一样,你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但就是这种不存在让我们离不开。婚姻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无他、自由、自在、没有规律,却自然规律,就像精灵一样快乐,幸福、喜悦、舞蹈。
身:身体是包括性和感官。
只要稍微高等一点的生物,它的生命,都来自于性,这个性欲的能量,是最基本的。这个物质世界必须要延绵不绝的传递下去,生命要延续基本的动力就是性。它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一种冲动,是一种本能驱使的力量,在这个阶段实质上也就是符合亲密关系的浪漫期,都是通过感官来感知这一切的。视觉,包括外貌特征;味觉,包括体香、体味;听觉,包括声音的动听和皮肤的触觉等等多种感官。这个感官还来源于心理、思维和价值观的动因,形成自己和时代的审美观。比如说在唐朝的时候以女子丰满为美;而在现代的标准,却以修长为美,因此在我们亲密关系的初级阶段就纯粹是身体的感官的适应。
心:指的是心力和心机,是纯粹心理的能量,是有为的、操控的、积极的。
我们常说用心很专,事实上是一种自我催眠。当你心中的欲望,通过感官互相适应。在两性关系里面,你就会不自觉的将意识专注在对方的身上,浪漫初期,你开始对她很用心,想办法跟她接触,渐渐地想很多时间跟她相处,然后两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欲望的能量在你心灵的世界开始酝酿。虽然和她不在一起,但你开始思念她,洗衣服的时候想念她,吃饭的时候想她,打电话的时候想她,开始对她用心越来越深之后,你以为自己爱上了她。但是这离爱还早的很呢,慢慢的发展到争斗期。双方可以说用尽了心思和心力维持双方完美的形象和完整的关系,对对方充满了期待,期待对方如我们所愿的改变,费尽心思用在关系维护上。因此这个阶段容易出现心力交瘁,身心疲惫,从而产生强烈的怨恨。
怨恨的来源就是期望,如果没有期望就没有怨恨。减少怨恨的简单方法就是降低期望。每当发现怨恨对方的时候,就可以单纯的降低期望。可是在亲密伴侣和家人当中,这种方式可能会产生什么的问题呢?因为降低期望就会拉大彼此的距离,期望的程度跟亲密的程度有关,期望越大表示对方越特别,对一般的朋友,人都不会有过多的和过高的期望,人越亲近,彼此的期望就越高,没有满足期望的时候,常常会造成双方的痛苦和失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的人,会觉得被遗弃,不符合期望的人将会自己责备自己。不符合期望的时候,有可能使一方或双方重新评估是否要继续下去。“我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你的期望而活,你在这个世界也不是为我的期望而活”,在关系的初期,为了让双方能如我们期待的方向去发展,双方会迫不及待的渴望能控制对方。我们越能控制就越感觉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常常发现控制的最终都会破坏关系,因此我们也要揭露所有可能出现的控制的动机和手段。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控制还是单纯的渴望呢?如果我们所做的只是渴望每件事情的发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会坦然的接受事实。
如果我们想控制对方,在达不到目的的时候,就会觉得怨恨生气。基于需求,而有的关系必然是控制的关系。控制的人容易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分手时,就成为了充满了怨恨愤怒的受害者。相反的完整的的人在失落的时候,也会觉得哀伤,但没有怨恨。匮乏的人会彼此纠缠,缺少适当的界限,无法成长,完整的人在关系当中会变得更丰富。关系会成为滋养每个人的养分,使人成长、茁壮,完全发挥潜力。即使两个人分手,也能继续欣赏彼此曾经在一起亲密的岁月。别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在爱的状态,虽然快乐是由对方的存在激发的。但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许多人坚信自己的快乐来自于别人,只有自己被爱是才会觉得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快乐的能力,却要别人负责,这种依赖环境的人容易用讨好的方式去控制别人,以避免自己被别人拒绝,结果失去了内在的力量和自主性。这不是爱!在爱中的人会各自成长,因成长而伟大,如果自我缩小就表示丧失了爱。两个人彼此相爱时,爱本身就是快乐,爱人的人在伴侣快乐的时候也会觉得快乐。并不是你的爱,让伴侣快乐,而是因为双方是各自不同的人,都在成长和主动的发展。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快乐。
情:是通往爱的一条大道,情的能量是无为的,不施加任何努力的。
你用情的能量去进入对方的情感世界,你愿意去体验她的世界。当对方在悲伤时,你想靠近她,想知道什么事情让她悲伤。当对方有愤怒时,你想靠近她,想了解她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当对方在恐惧害怕时,你又想靠近她。你想了解、分享她生命里的时间,是什么事情让她担心焦虑,害怕不安,便因此变得如此的彷徨无助。你只想如实地去感知,没有试图去改变,这是纯粹柔性的能量,用这样的一个能量的状态,把自己剖开来,没有操控,没有支配,没有影响去进入对方的世界去了解她的情感、情绪、感觉等等。当你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你就开始走向了爱的情感大道。
爱:是所有情操里面最高贵的一种,任何一个动物都有爱。
有没有看到羚羊在碰到危险的时候,成年的、强壮的就会跑在群体的周围,然后让弱小的、年老的、有病的羚羊跑在中间。爱是人类生而具有的潜能,但是必须要学习,如果爱过,伤有被这种伤痛侵略过的,自我本身就不丰富,不够滋养,就不可能发展出爱的能力,这样的爱的能力背后就是牺牲,要去爱,要去给予,然后背后有很大的想要,如果要不到,那就会痛苦、受伤。
我们大部分人在潜意识中却会害怕与人亲密,我们会对关系有很多的想象,比如“如果我们彼此亲近,我可能会消失”,“如果你了解之后,你就会离开我”,“如果我对你太过亲密,你可能会看不起我”,“如果让你靠近我,我可能会很危险”。于是,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通常会以心墙和防卫的方式抗拒,避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但这些我们自以为保护自己的方式,事实上却阻碍了我们,使得我们无法对别人真诚相待,这又进一步破坏亲密关系的发生。有些人因为害怕失去对方而不敢爱人。他们害怕情人最终离去时的痛苦与哀伤,所以不敢打开心房,无法体验关爱的感受,于是觉得空虚,因为他们已经和自己想要的东西隔离。爱包含冒险与勇气,如果不敢打开窗户,爱的微风就无法吹入。当人对自主的爱更有把握时,就能更自由地感受自我,不会担心失去爱的对象。其实人永远无法拥有爱的对象,但能拥有自己对别人的爱。
在关系中能学到的最深的人生功课,就是你不能拥有任何人。 ----戴维 菲茨帕特里 (David Fitzpatrick)
非常不同的伴侣即使有极度的差异,也能和谐共处,只要彼此保持好奇,承认并接纳差异,没有责备或怨恨,就可以在一起而不必改变对方或委屈自己。不必妥协或判断谁对谁错,要把目标转移到欣赏不一致的崭新和谐上。
灵:能量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灵性。
当生命元素扩张以后,很自然的发展到灵性的领域,这就是爱转换为慈悲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大爱,灵性的品质,就是指一个人不再被微不足道的自我紧紧锁住,在一次又一次自我死亡的过程里,修炼出爱的品质,同时对自我的死亡不再恐惧。正所谓爱到深处转为薄,看似无情却有情,因为两个人之间已经不需要刻意去表现爱,彼此已经分享着对方的存在。在意识层面,通过无数次爱的分享,两颗心对彼此存在的认同,产生了绝对的信任和信赖,知道这份关系的经营经历了多少的冲突和风雨,经历了多少的专注和努力,又怎么会轻言放弃呢?
“身”、“心”、“情”、“爱”、“灵”本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一体,有它层层发展的历程。任何的跳跃、否认、批判,都将阻碍其真正地成长。认清成长这条道路,踏实的成长是生命最大的潜能,没有任何生命所具有的力量大过这个潜能,任何一粒种子都会尽其所能的在环境许可的状况下扎根、生长、发芽,长出树干,枝叶,开花结果,秋天凋零,春天出绿,周而复始地执行它的最大潜能--成长,直到它死亡为止。我们以一个人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两性关系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最深刻、最完全的关系,也是唯一能在 “身、心、情、爱、灵”五大领域里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关系。它帮助我们在仅仅只有一次的人生里活得更深刻、更精彩、更丰富,并且可以让我们的潜能得以最快地发展与成就。祝福所有的人,好好地去谈恋爱!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和《活出自己》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