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商
所谓的智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所谓的智商不是天定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聪明的定义: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必要、准确的关联。
价值观与方法论:
价值观就是不断思考“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
方法论就是不断思考“如何做?如何改进?”
价值观决定了选择的质量;方法论决定了选择后行动的质量。
如何提高智商:调整关注焦点,不断尝试调整价值观,最终找到更好的价值观。
比如选书的时候,与其看书名、封面设计、牛人推荐,不如把关注焦点放到版次、印刷数、出版社、参考文献上。
比如教授课程的时候,可以把关注焦点从“我觉得问题在哪”调整成“学生面对的在他们眼里究竟是什么”。
平时可多思考一下:想想这件事还有什么其他角度
转换关注焦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试验、试错,最终选择出来的。
“调整关注焦点”也是打造价值观的一个实践方式:
1、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采用不同的价值观去研究某一事物(或者任务)
2、调用元认知能力去分析不同价值观带来的不同选择,以及那选择的后果
3、经过比较,选择长期效果更好的那个价值
思考逻辑:
1、面对知识、面对时间的时候,长期来看,无论如何总是会有更好的选择。
2、“总会有更好的”意味着,“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3、短期来看可能有最好的,长期来看只有更好的。
4、虽然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然而,站在当下,关键在这里:现在我知道的最好的只有我现在能想到的这个。
5、即便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可若是我现在想到的这个我都没试过、没做过、没做好过,我又如何知道“更好的”是什么呢?
➡️
所谓智商,其实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1、最底层是概念及其关联
2、再上一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
3、再往上是践行
42)如何快速入门
需要获得某项技能时,一定要想办法再最快的时间里,摸清并掌握“最少必要知识”。
误区: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
刚开始,需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可以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再反复练习,观察自己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再反复。
看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是否持续地做。
很多人做得不好的时候,认为是由于自己的基础不好所以才这么不顺利,而忘记了这些践行过程中的困难,才是真正帮他们打牢基础的过程。
每天给自己规定一个时段,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逼着自己把事做完。
43)如何从入门到熟练
1、不要低估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2、不要低估任何一项技能的复杂程度。
任何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技能,基本上都是很多技能(或者是子技能)的集合,大多数技能若是单独拿出来,独立作用并不大,都需要与其它某个或者多个技能配合起来使用才能“效果惊人”。
比如:想要熟练掌握写作技能,就要培养学习观察、思考、表达、沟通等能力。
3、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希望。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但不要对短期期望过高。如果努力后发现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需要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及时修正偏差。
44)如何面对来自他人的打击
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路上,不必急着向他人证明自己:
1、拿尚未发生的事情说事,不一定错,但通常不会被正确理解
2、你证明自己的努力,容易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在退步,感觉你“好为人师”,进而产生消极情绪,不仅不愿支持你,还想打击你
3、最好的选择是默默完成进化
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保持乐观,多鼓励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减小自己在成长路上来自他人的阻力。
45)认知升级最重要的工具
所谓成长,就是想到之后做到。
一切知识都走在通往免费的路上。
“知道”本身事实上作用并不大,真正有巨大作用的是“经过多次升级的认知”,而不断升级认知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行动中的思考。
用行动刺激认知,用思考改良行动。
没有践行过的知识,都算不上“懂得的道理”。
你上次觉得来不及是什么时候?
与其等待一个完美的开始时刻,不如先做起来再说。同样的时间,一个用来等待,一个用来践行,两者的差距可能是天差地别的。
46)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3个阶段:
1、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2、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东西
3、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东西
如何学习:
1、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
2、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3、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4、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会通过实践而进步
5、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
6、不断总结、整理,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47)周期与趋势判断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投资,成长是用自己的注意力向自己投资,婚姻是双方共同投资自己的各种资源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家庭……
一个上升趋势要加上一个下降趋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实际上,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两个)之后才能真实展现。
现实的经济里没有直线,只有波动。
即便是成长这种必然上升趋势的事情,也无法避免波动。尤其是在某些周期内的“下滑”,更是家常便饭。
48)投资的世界
成功=运气+技能
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中,“运气”这个因素所占的权重从0%-100%各不相同。
学习和生活,更多的依赖技能(靠左侧);投资更依赖运气(靠右侧)
在左侧运用右侧的策略是不恰当的,在右侧使用左侧的策略是危险的。
在左侧,努力勤奋是上等政策,但是在投资的世界,赚钱并不依靠努力,“无为”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事。
比如,要应高考,必然要努力才有好成绩;但买彩票的话,全凭运气,就无需投入太多精力去研究。
所有投资里面需要做出的努力,其实都应该在投资之前做完。而真正开始投资之后,你的最佳策略是“什么都不做”。
把努力能够获得回报的事情交给自己,把需要依靠运气的部分交给时间。
风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大小,它取决于你“赌注”的大小。
积累使用金钱的智慧,比积累金钱本身难多了。
49)个人商业模式
将同一份时间售出多次。
具体方式:制造能满足用户刚需的内容/产品。
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都可能很快被机器代替。
大部分人都是在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之后,才觉得自己有资格来写一点东西。实际上,他们虽然已经足够做到融会贯通,但是却很难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当你在还是初学者的时候,就应该记录自己刚入门的困惑——写下来,看看哪些问题能解决,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哪些问题暂时没法解决。
50)最好的商业模式
购买他人的时间之后再卖出去。
原因:1)时间>金钱
2)自己的时间有限,购买他人的时间可以突破“时间总量的限制”
3)低买高卖
我们买别人的时间,并不是为了什么都不做,而是为了我们用这部分省下的时间用来创作更多的价值。
把自己的时间花到成长上最划算。一开始可能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但是不能忽视累积的复利效应。
可以给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定一个价位,把未知的价值和已知的价钱拉到同一个层面去比较。
51)人生终极问题
什么更重要 什么最重要
会议流程:请问,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如果确定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儿,那就把一切注意力都放在那儿
带团队:
选一个发展迅速的事儿做最重要。
52)基本原则
Ray Dalio《原则》
制定原则的原则:
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
在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的?
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
在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
53)提问的原则
只要是搜索引擎能回答的就别问别人
你要知道自己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要方便他人回答
尽量问对方选择题(或者在此基础上再加一个开放式选项)
从表面上看,学霸和伸手党之间只是相隔一个答案:学霸知道,伸手党不知道,或者再加一个搜索工具。其实相差最大的是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思路。
拒绝烂问题。如果你企图讨好所有的人,那么你只会得罪更多的人。
避免伸手党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开始就设立好机制、杜绝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