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SOHO这个概念出现后,它一直是我的梦想。我喜欢那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感觉,那时还不知道,原来“自由”是我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我喜欢自由自在,自己做主的感觉,可当时还不具备那样的能力。二十年前,没有固定工作的人,被人视为“无业游民”,肯定是“不想好好工作的懒人”,哪有如今“自由职业”这个称号背后的底气和豪气啊。
我很庆幸翻译能力成就了我自由职业者的梦想,也很感激家人对这一选择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但其实在公司也好,在家上班也好,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利弊而已。今天,就给大家剖析一下姐做了两年多自由译者的心路历程。
一开始是很美好的,每天一想到第二天不用早起匆忙地赶去上班,心里就漾起一丝甜蜜,也壮志凌云地想学习很多东西,想想都美!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其实我的时间并没有因为在家上班而省出很多,我的效率反而下降了。我并没有因此而多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相反,因为投入工作的时间减少,要想维持以前的收入水平较难,我依然面临工作、家庭、学习这三者之间的平衡难题,想学想做的事情太多,难以聚焦,没有看到成效,我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任何本质的改变,我开始陷入焦虑!
在我的教练的辅导下,在第一年,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我做自由译者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实现翻译的价值,是为了不断地提升自我。那翻译是一个可以活到老,做到老的工作,如果把时间线拉长,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来,那又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于是,即便每天如此的繁忙,我依然每天投入一个小时打太极,为的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每一年只给自己制定1-2个学习目标,更加聚焦,更有收获!
第一年,我学习了太极和教练(以后会写这两方面的分享)。第二年,我学习了演讲,进一步磨练了自己的授课能力,通过佛学相关翻译,增加了佛学方面的知识。今年的学习重点是心理学。每一年给自己定一个学习重心,系统地学习,这样会更有收获。
在公司上班,做译者译路到底,从翻译、QA、审校到译审,是一条专业深耕之路,锻炼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度高,但可迁移性低;做项目经理,从经理、部门经理到集团总监,是一条管理深耕之路,锻炼的是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专业度可能会有些下降,但提升的是领导力、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可迁移性高。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和职业规划做出合适的选择。
在家上班,那就是什么都得会,销售、调度、排版、翻译、审校、CAT操作、开票、售后服务,都得自己来,锻炼的是全方位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公司的CEO
在公司上班,好处是更有保障,公司的培训也更系统化,更接近行业的前沿,也有更多的机会挑战自己,与同业和客户也更多交流,IT后勤等方面也不用操心,都有专人处理,有一个集体的氛围,有归属感,休假照样有钱拿(这点深有感触)。
缺点是有时候得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可能难以专注地去发展某一方向或领域,因为分工过细而导致能力单一。
在家上班,好处是不用挤通勤,刮风下雨都与我无关。如果时不时出去与不同行业的人交流,能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每天甚至可以不洗脸,衣服也不用买那么多
缺点是很容易做迷了,姐现在有时候经常是一做1-2个小时,都没有动弹一下,因为家里就我一个人,想不起来要动动。另外,如果只是为了接稿而接稿,很容易有一种自己变成机器的感觉,与外界太过隔绝。还有,休假就没钱,姐去年去了泰国两周,看着很爽,但却是两周净支出啊。。。
在公司或许是一条省力又更赚钱的路,但姐偏偏因为家庭的需要,而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现在有不少小伙伴加入了自由译者的行列,姐可以给到大家的一些建议是:
1. 一定要培养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高效合理地利用时间;
2. 一定要给自己一些娱乐或留白的时间,才能劳逸结合;
3. 尽量不要熬夜,如果实在做不完,宁肯早起做,也要少熬夜;
4. 参加一些类似头马演讲的沙龙活动,演讲动口,让人更加打开,和笔译的内敛孤独,是很好的互补;
5. 买一个天猫精灵,早上听听新闻和音乐,可以跟上时事,下午听听段子相声,每天保持好心情!单身的伙伴,更是必备;
6. 养成一个可以每天锻炼的好形式,散步、瑜伽、游泳等都可以。始终牢记: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
7. 多参加业内活动,比如我们的蓉城译家人活动啊之类的,多交流,分享才有价值;
8. 每天听听英语,磨耳朵培养语感;
9. 稿件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每年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焦点。一年有一个收获就很好了;
10. 不能求量不求质,爱惜自己的羽毛;
11. 每年都休假一次,多出国看看,感受不同的文化;
12. 培养一个爱好,说不定就发展出斜杠了哦!
祝愿大家在译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