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正在写文章,听到刚还跟爸爸玩得嘎嘎笑的儿子菇突然哭了起来。因为爸爸还在嬉笑,所以一开始我没有在意。后来菇的哭声越来越大,开始叫妈妈,我才觉得需要出面干涉一下了。
走过去一看,菇站在门口痛哭,爸爸冲我摆摆手说:没事,刚才自己摔到了地上磕到了头。
我抱着菇说,摔疼了吧。他继续嚎了两声,马上注意力就转移到家里的狗身上了。虽然脸上仍然挂着泪珠,但看起来就像刚才根本没哭过一样。
为什么爸爸一直陪在旁边,菇的委屈却仍然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我只是过去说了一句话,他就瞬间翻篇儿了呢?
▼
如果是我们自己的手磕到了墙,一下子非常疼,我们是什么感觉?
第一感觉可能是委屈:疼死我了,为什么会碰到墙,为什么是我。
这个时候,有一个亲密的人,比如说母亲,就站在你的身旁,却对你的疼痛和委屈视而不见,反而不停的说:没事没事,别哭了,坚强点。我们又是什么感觉?
有一次我在家磕到了头,当时疼的大呼小叫,先生过来抱了抱我,摸摸头说:疼啊疼啊。我内心被压抑的情绪马上就汹涌而出,大声哭了一会儿,心里觉得非常舒畅,头也没那么疼了。
因为我的委屈被“看见”,而且被“接纳”了。
假使当时没有人安慰我,我是一定不会哭出来的。多丢人啊,这么大了还因为撞疼了哭,最多恨恨地想怎么这么倒霉。
又假使当时我先生没有看见也没有接纳我的委屈,而是一个劲儿的说:没事,不就磕了一下么。我一定会气急败坏地说:你磕一下试试!然后一晚上都会在想我的头好疼好疼,说不定还会迁怒于那个窗户。
成年人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伤痛和委屈轻易展示出来的,除非是在自己非常信任的人面前。这份信任,是基于对方能“看见”并且“接纳”自己的感受,不会嘲笑、不会冷漠、不会无动于衷,且给出正面的回应。
倘若有人在面对这份信任的时候表现出了冷漠、嘲笑等负面回应,感情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开启,委屈会被生气和愤怒掩盖,而这个人会被拉入信任黑名单,成为背叛的代名词。
很多情感交流的大门,就是被一次漫不经心的“背叛”给挡得严严实实。
菇的表现就遵循着这个逻辑。
他并没有摔得很严重,否则爸爸早就抱起来查看伤势了;但是他在打闹中摔倒,愉快的情绪被突然中断,身体还感觉到了疼痛,心里自然会觉得很震惊、很委屈,所以才会小声哭起来。
哭,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成年人,都可以视为一种信号:我需要安慰。
遗憾的是,爸爸选择了忽视他的心理需求,所以才会出现越哭越大声,后来直接喊妈妈的情况。大声本来就表明了需求的升级:你看,我真的需要安慰。喊妈妈,则是发现爸爸没有看见他的需求,所以他得找后备军。
我过去既没有夸张地表现出心疼,也没有紧张地询问,只是稍显平淡地说了一句话(摔疼了吧),然后给予了身体上的安抚(抱抱),菇就自己平复了情绪。
因为他知道:妈妈看到了我的委屈,而且接纳了我的委屈。需求达到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哭呢?继续玩去呗。
▼
传统文化里,我们总是过于强调“坚强”“勇敢”“忍耐”“大方”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这当然是没有错,但是这些品质背后,不等于我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感受,更不等于我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被无视、甚至被嘲笑。
被接纳和被理解,这是亲密关系中最基础的需求。如果这个需求得不到满足,信任的基础无疑是缺失的。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伴侣,我们能够敞开心扉地表达内心感受,势必是基于信任,而不是因为“软弱”和“娇气”。
我要的不多,当我对你说“疼”的时候,请过来抱抱我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