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说过“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诸多研究者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而当前学校、老师被家庭、社会、舆论、制度逼在了道德的墙角无法脱身,只能高高地举起双手来保全自己,更不要提发挥指导家庭教育的主导责任了。家庭、学校本应是支撑儿童成长的两条腿,却因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使孩子在教育的路上跛足踟躇。是什么让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本该形成合力的教育主体走到了对立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小编不才,抛砖引玉为给大家提供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社会需要更高标准的人才。家长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时代变化感同身受,迫切希望通过教育使孩子将来更具竞争力,因此对教育产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因为此,家长不顾违背教育规律,纷纷挤进了培训班、辅导班,甚至一些“胎教”、“幼前教育”空前火爆。致使对学校这种“慢吞吞”的教育产生了极度的不信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家长急,学校疲。能不产生矛盾吗?
第二,个别教师师德缺失,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学校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往往对负面影响措手不及,公关能力不足,致使但凡出现负面影响就会持续发酵,蒙在学校头上的阴霾历久不散。而家长对学校本就质疑,再加上这些负面新闻,对学校教育就更为担忧,可越是担忧越容易发现并关注这些负面新闻,越是关注就更是担忧,逐步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部分教师书生意识太强,不会处理家校关系。网络经常爆出部分教师布置大量作业,安排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品,其出发点是好的,是想巩固提高学生成绩,想让家长共同参与孩子教育。可由于缺少家校沟通,没有传达清楚自己的教育理念,也不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致使进一步催化家长情绪。而在家长宣泄情绪时又不会加以正确引导,盲目踢群、争吵,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其实大部分家长是会理解支持教师教育策略的,只要正确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定能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家校矛盾根源很多,我就不在这里一 一列举了,但作为家庭、学校两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主体,都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相互请教、双向互动,形成合力。同时还应把学校放在与家庭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以孩子成长为出发点站在一起,消除误解,相向而行,为孩子成长创建一个更为和谐、广阔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