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我们接触的十分之多。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但凡是人,心里都会有点小九九,而且还会自以为厉害,但是,和我之前说那样,你们想错了,因为信任本来就是个谎言,当你毫无理由去接受时,你就已经中招了。
要清楚,信任是个谎言。
扯到信任,本尊就要开始大放厥词了。所谓不嫌弃狗屎臭,不害怕菊花香。人自从生出来起,就很清楚自己的存在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而今,更多人的清楚,别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自己。那么任何人之间的相处,更多的是合作,而非对立。当然存在着必然的矛盾,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当所有人都很穷时,大家的关系都会很好,当这些穷人当中有一个人,突然富裕起来,那就会被曾经的这个群体所诟病,为什么?因为信任,你想,我们曾经在同一个阵营,但如今,你十万雪花银,我却屁都不是,我不诟病你拿我诟病谁去?说的看起来似乎有模有样,但是此问题的本质在于,本身这个群体之间就不存在所谓的信任。没有显现出来,是因为当时大家都一样,所以不管任何一个人,只要是在这个群体内的,那就是他们信任的,但一旦脱离了,也就不被信任了。所以,信任是有基础的,也是有前提的。那么,信任对于在这个群体内的人来说,就是一个谎言。假如有一天,有人真的跳出了这个圈子,他会分分钟感受到这种。我想还是不要去挑战,因为带来的不会是满意的回忆,而是所谓的痛楚满身。
自古以来,常说为富不仁,是否真的没有道理?在我个人认为,任何事并非空穴来风,人民群众的力量并不总是污言诟语,并不是不值一提的!须知防民之口,慎防于川。一旦时机成熟,任何一点不是都被会雪亮的眼睛看到,慢条斯理的勾出来,所以人千万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信任,正是其中一条人性的天条,不可违背,更是不可逆转。古代,一个朝代的成功,往往和这个开国君王塑造信任的水平有极大关系。就像李闯王进京,不需要人民纳粮。要清楚在那个时候,人民早就不能自保,没有多余的吃食供给给政府,但明朝最后的政府还是无情的征压,与闯王来时的号令,形成一个极度鲜明的对比。这时的人处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层,为的就是生存下去。求生欲望极大的群体,全然倒向了闯王,政府势必会出于颓势,显然,明帝国最后灭亡了,闯王的助推力功不可没。其实,这是闯王很好的抓住了形势,取得了底层人民的信任,继而成功进京。
但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闯王政府又挂了?不是说人民喜欢他么?这里需要清楚,并不是闯王被人民喜欢,而是这个政策被人民喜欢。至于谁当大,对在温饱线上的人们来说,根本不在意,因为他活着就可以了,如果连活得机会都被剥夺了,最终还是会朝着反向发展。闯王政府建立不久,农民军的局限性极大释放,本位主义上来了,最后,走了明朝的老路。
难道说是人民不信任他了吗?是人民抛弃他了吗?不是!是他违反了宇宙定律——一定要让人民过好日子,人民过不上好日子,谁也不会有好日子。从这个角度分析,人民的力量实在是大,更可以显现出另一个道理:人类在地球存活的时间里,并非是英雄狗熊领导了世界,最具大的触动力,是最为微末的人民。所以说,信任本身就是个谎言,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信任这回事,前提是你做好了,自然是没有了。一旦在这一块失手,再次建立所谓的信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那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以及大量的金钱,还有无限期的等待。也许古人读书的少,但是也不还那么好骗的,毕竟都是人。
秦朝商鞅变法之前,秦朝内部臣民来自多个国家,有楚国,有赵国,有韩国,还有燕国,齐国,以及魏国。所有能够来到这个国家的人,都是为了能活得更好。天下没人东奔西跑、颠沛流离为的是活得更惨!!所有已经到来的人,为的是安生。但是此刻的秦朝并没有在臣民间,有极高的威信,换句话说就是信任。一个臣民不信任的政府和一个害怕臣民的政府,怎么可能有沟通的可能?但是天才级的商鞅看明白了,简单的立木取信,重金悬赏,快速的打造了秦朝政府的形象,让此事传遍天下,当然这是有成本的,花费了大把的金子。秦朝金子可不是很多,所以,这是极为值钱的。此后秦朝政府颁布政令,就顺畅的多了,臣民执行起来,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世间所有的事往往都是轮回的,只是周期问题罢了。
但有人会说:谎言说了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甚至弃出众口铄金的理论,我不会否决这等意见,为何?因为世间事都是有周期的,换句话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一个需要前提的东西,我们千万不要固步自封自己的思维,只因这是变化的。所有将变化中的事视为完全正确或者错误,都是极为可笑的!
丘吉尔说的实在是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信任这玩意,基础很浅薄,很容易失去,所有有担当的人,有远大目光的领导、有雄心抱负的英才,总是会去继续加厚这层基础,而不是信口雌黄,两面三刀。所有最后圆满的人,都是持之以心在浇筑属于自己的信任基石,而且是数十年如一日,一日都不耽搁。
若要成大事,信字当头。阴沟了翻船的,绝大多数都是做得不够的或者根本不做的那些。老话再说一句:天道人理,因果循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谎言并不可怕,信任并不难成,只需将心比心,方知世上事多有框架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