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性婚姻指什么?
社会学家给出了相关答案是这样的。
夫妻间如果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却长达一个月以上没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无性婚姻。
当然,无性婚姻也指男女双方在承诺不进行性生活的基础上结成夫妇关系。
一些人因种种不可抗力造成性功能丧失,一些人心灵受过重大创伤,还有一些人先天无性,此外还有一些人根本对性就不感兴趣或只是希望组成形式上的婚姻……总之,这样一些人群自愿组成婚姻,也叫无性婚姻。
但其实更多的可能,则是本来是有性婚姻,可是慢慢演变为无性婚姻。
据说有相关的分析数据,表明中国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属于这样的婚姻。
这个几率怎么这么大?
最近美国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叫做《人人说谎:大数据、新数据以及关于真实的你我,互联网能告诉我们什么》。
来自沃顿商学院的作者塞斯非常有意思,他本人曾经在谷歌做数据科学家,同时他本科在斯坦福学的是哲学,正因为如此惊讶的求学经历,让他的眼界和格局非同一般。
在这本书里,他用了谷歌大量的查询数据及科学分析,让整个论述有理有据,出人意料却又意味深长。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他用谷歌搜索的记录分析后发现,“无性婚姻”这个关键词的组合搜索次数比“不幸婚姻高出3.5倍”,比“无爱婚姻”要高8倍,从而得出结论人们对婚姻最大的抱怨是无性婚姻。看起来,这比其他的婚姻问题要严重得多。
作者还表达,在公开场合,几乎没有人愿意谈论或者承认这样的婚姻状态。
但是在夜深人静一个人孤独面对内心时,这份不愿说出口的秘密已经被谷歌悄然记录下来,因为有太多的人搜索这个关键词。
由此可见,搜索引擎提供了一个可以窥探大家真实内心到底想些什么的窗口。
人面对未知机器比面对真人往往更坦诚一些,更容易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由此看来,无性婚姻的泛滥,绝对不是偶然。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会发现,无性婚姻真的正在变成婚姻的最大杀手。
02
记得之前曾看过一篇文章,讲述了老外眼中,对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婚姻状态的费解。
他们很难理解,仅仅为了生存以及获得更高的收入,很多中国夫妻选择了相隔异地,以这样的牺牲换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物质条件。
这在欧洲的很多家庭眼中,似乎不可理喻,但这可能就是真实的现状。
我有一个朋友,她们家的阿姨非常的有气质,看着就特别温婉,也可能是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整个人看起来明媚的像一朵向日葵。
她在成都做阿姨,不仅把女儿送到成都一个比较好的学校读书,还在成都买了房子,自己开着一辆中档越野车代步,平时还有条件为自己购买一些国外的大牌护肤品保养,整个人看起来状态不错。
她和我朋友一家的父母最早结缘,后来又开始帮助这一家第二代人一起照顾孩子。
与大部分住家阿姨不同,她做这份工作,纯粹是为了一份已经习惯了的长久相伴的两代人情谊。
又或者是她那远在海上当海员的丈夫,早就把所有家庭的压力扛在自己肩上。
她和自己的丈夫最短一年才能见上一面,短短相处一段时间后继续分离,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
这种被迫两地分离,即使夫妻彼此很深爱,为了现实和生活也不得不妥协。
在我看来,这种被动选择的“无性婚姻”,为了生活的更好,为了对家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在今天的中国,在老婆孩子热炕头与高收入事业的抉择面前,大多数中国男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多么无奈,却又多么的习以为常。
不过,仅是为了生存的被动的“无性婚姻”,彼此的感情基础相对是很牢靠的。
可怕的是,主动选择的“无性婚姻”则更多的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夫妻之间没有什么交流,甚至是同床异梦似乎也不稀奇。这个时候婚姻各种各样的间隙和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也许大多数人都太累了,对现有的生活充满了疲惫,又迫于种种无奈,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拖着婚姻的躯壳,慢慢地,把婚姻变成了一首低沉的歌。
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又不得不天天面对。
到了后来,很多人把“为了孩子”,变成自己维系的婚姻的最后一个支撑。
03
我曾看过一部亚洲电影,描绘了这种婚姻下的种种反抗。
男主女主曾试着突破婚姻的牢笼,甚至想要在一起,然而最终却不得不在现实中低头的真相。
男主女主在各自煎熬的婚姻中,看起来,在各自的家庭中,早就变成无性婚姻的无奈。
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因为除了和自己的伴侣几乎零交流外,他们还都是自闭症孩子的家长。
男主女主的第一次相遇,是在芬兰下着鹅毛大雪的时侯,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封闭的训练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
他们将孩子送到了芬兰的一个集中训练营,女主一直放心不下,企图跟着孩子一起到营地去陪伴,被老师果断拒绝后,心灰意冷中,遇见了男主。
共同的遭遇让两人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两人为了到营地去探望孩子,一起同行。
路上遇到了大雪封路,于是两人一路聊天、陪伴,慢慢熟悉起来。
直到夜间偶遇一间桑拿的小木屋,也许是惺惺相惜,也许是彼此怀着沉重的心事,巨大的压力下与异国他乡的寂寞夜晚撩动心情,那一天,他们在彼此不知道对方姓名的情况下,做了一夜的夫妻。
这一次偶然的意外本应该画上句号。然而八个月后,两个人在自己的国家再次相遇,渐渐的,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深深地爱上了彼此。
对爱的执着与现实的牵绊,让两人的爱显得那么的艰辛又那么的疯狂,(因含一些情色画面,这部电影属于限制级电影,18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适合观看。)
但如果理解了男主女主那种现实里真实的压抑,观影时,并不会觉得那些情欲戏特别突兀,反而与现实中无奈的婚姻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了那部影片的点睛之笔。
然而男主那患有极度依赖症、随时可以发疯的妻子和那个自闭症的女儿,让他始终没有办法彻底放下自己这个家。
而起初出现在镜头里的女主,早已被生活摧残的如同一个家庭主妇,让人看着不免心酸。
但其实女主是一家知名的服装设计公司的CEO,因为有病的儿子,她自己亲力亲为的长期照顾,以至于儿子去个冬令营,不在她的身边,她就痛苦万分,难以平复自己的情绪。
可见,这个有病的儿子在她生活中占据了多少位置?朝夕相处的面对儿子,她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与自己的丈夫相处。
她是一个好妈妈,面对一个经常失手弄痛她的儿子,她用尽温柔,给予了自己全部的耐心与忍耐。
可在影片中看到她丈夫看她的那种眼神,似乎连对妻子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直到男主给了她一份炙热的如初恋般的情感,一向克制和隐忍的她,决定结束婚姻,还给自己一份自由。
但是命运弄人,阴差阳错,他们终究错过了。男主最后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回到了芬兰。
一年之后,当女主怀着复杂感情,再次来到芬兰时,与男主一家相遇,看到别人一家和谐的家庭画面,她再次选择了转身离去。
也就是在此刻,男主也看见了自己真正所爱的人,当男主不顾一切的想要去追女主时,可无意扭头,看见了自己那自闭症患者的女儿,正一脸无辜的看着他,他终于克制了想要去追的念头,只是用手拼命的捏住车钥匙。
直到当天载着妻女驾车时,男主眼中热泪盈眶,无声诉说着心中真正的隐痛。
平行蒙太奇这一端,女主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原来是前夫带着儿子给她打来的,当儿子那总是机械又熟悉的歌声在电话里响起时,事隔一年后,女主终于在计程车上无法自我控制的失声痛哭……
对于让人无奈的无性婚姻,真爱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尽管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相遇,注定终将失去。
正因为如此,这部影片,触及男女内心的那种真实与心酸状态,反而让我们放下了道德评判,理性看待人性里的一种真实。
甚至让人深深感慨,这一对苦命的恋人,背负着沉重家庭责任的爱,实在是太过艰难和不易。
04
不过,这部悲伤的文艺片结尾,还是给了我们一个看似光明的尾巴和可期待的未来。
男主那年少疯癫的妻子,在男主一边驾车一边饱含热泪心念女主的时候,不知是否看出了丈夫的心思神游,突然对丈夫低声说了句谢谢,男主问她,怎么突然说这个,那个曾经年少任性,爱自己的丈夫总失去理智、动不动就以死来威胁的年轻妻子,终于温柔的说:“一直都想给你这句谢谢。”
我似乎在此看到了一个正在成长的女性,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让这段看似无趣无味的无性婚姻,重新注入力量。
我甚至在大胆猜想,也许女主最终也可能因为自己并不能真正放下的特殊孩子,返回曾经的家……
然而影片最终却在芬兰弥漫着大雪的郊外的画面定格,戛然而止。
我的猜想不得而知,但是我想那一定是最好的结局。
爱和现实,总有一个要妥协。
尽管彼此的心被狠狠的抽落了一角,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来愈合,虽然今生今世,那里都会缺了一块……
但也请你相信,哪怕是最危险、最痛心、最想放弃的无性婚姻里,如果你有勇气面对并积极付出行动去改变,整个婚姻也会有重新经历和开始的可能……
所有艰难的爱,都注定是对平淡无奇婚姻的一次次冲击和考验。
能坚持勇敢面对这一切的人,开始拯救自己的无性婚姻,应该说,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哪怕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也可能有让彼此努力、重新开始相爱的唯一理由。但前提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
世界很大、未来很长,有一段值得珍惜的婚姻相伴,即使是在下着大雪的寒冷时刻,心里都会暖上一点吧。
哪怕此刻无性婚姻这辆车,即使车况不佳,在现实生活中无比艰难。
但依然没想象那么可怕到无药可救,自救依然可以是每一个婚姻守卫者的责任。
可如果听之任之,不重新上路,无性婚姻这辆车就只能加速报废,那就真离一堆没用的废铁不远了。
就像豆瓣上的一位网友评价:“生活就像影片最后那条笔直的公路,虽然中间多次想要拐入旁边的岔路抑或停下来,但最终你都得重新驶入这条路,并不停地开下去。”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