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权变领导”章节,自己没看,要点是:
1. 要对下属分类;
2. 要通过有效的领导方式设计,能够带动最多的下属跟你走。
第一个分类可以用之前的二维坐标,四个象限,用积极性为横轴,批判性的思维为纵轴,区分出几种追随者。
第二个就是难点了。有效的领导方式设计,这个需要技巧。
领导模式实现的三步走战略:
1. 把领导力转化为追随力;
2. 用价值观牵引最多的下属;
3. 省出精力和时间,用个性领导的方法,抓住重点人物。
第一步:领导力=追随力=业绩
清华高校长的远见,在稳定工作值钱,土地不值钱的时候,通过帮助农民提供学校后勤的就业岗位,获得了大量的征地,保证了清华至少20年的发展,确实是值得深思。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价值交换,站在学校的立场,长远的发展肯定是重要的。
“工作都是同志们干的”。首先一个人肯定难以干成大事,工作都是同志们干的,同志们是由自己领导的,同志们干好了,说明自己领导的也好,说明领导力、追随力都好。
邓肯在1998年获得自己的第一个FMVP的时候说,“没有我的队友,我无法拿到这个奖项”。这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一个人当然拿不到,但事实上是对队友的赞美和感谢。只有团队氛围和谐,足够上进,大家目标一致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业绩。
第二步:价值观牵引
如果下属分类太杂,四个象限都有,那么就一定要对人员进行调整转化。
下属之所以会追随领导者,不是认同了你说的,纸上印的,而是认同了你是如何做的,座椅,领导者要格外注意种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
也就是,领导者要有清晰的价值观,并且自己先做到,然后下属才会追随。
第三步:个性领导
实际上就是各个击破,关注到每个下属。
一旦某个下属感到他没有得到重视,他的能力没有得到肯定,他的努力没有得到激励的时候,他对工作的专注度就会非常低,他大约只有9%的概率会把心思花在怎么搞好工作上。按照盖洛普公司的研究,一点我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领导的重视,自己是领导很关心的人,这个时候工作投入程度会非常高,可能达到73%。
这个自己有所体会,所以,一旦成了领导,要关心下属,让他感到自己重要,也就是要保持足够多的沟通,抓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