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三孩政策,打破了许多家庭的宁静,这两天议论热议最多的就是“三孩”话题。
有的家庭备战二胎都战战兢兢的,跟如履薄冰一样,因为一个孩子的降生不是养一个小狗小猫,要权衡很多的东西,比如生下来怎么带,由谁来带,怎么样提高孩子的养育和教育水平。
我们80后的这一批人,我们的父母都是从计划生育那个政策中走过来的。家里基本上有两三个孩子,为了生老二或者生老三,父母经常到处躲,躲的“暗无天日”,躲的跟老鼠过街一样。
动不动计生委的,动不动村委会的找上门来抓人,管你做不做月子,首先抓起来。
抓住之后做结扎上环手术。我妈妈生完我弟弟后就被抓起来做了结扎手术,俗称绝育手术。
还有罚款的政策,生一个轻则罚三五万,重则十几万,有的家里确实负担不起,没有钱。
“那帮人”跟强盗一样,直接拖农家养的猪、牲口、驴,粮食全部弄干净,让你求生不得。甚至有的做的更过分的,为了达到计划生育给的目标和指标,完成一个挣多少钱,或者托关系能走一个后门收多少的红包和好处,有一批人通过计划生育也敛了不少财,可以说真的是丑态百出,如今想想那些伤痛,那些回忆都不敢想。
当时喊的口号我还依旧记得很清楚,我记得我们学校的校墙上,外面写着一行字“少生孩子多种树,一家只生一个好。少生优生。”
记得我爷爷奶奶他们那一辈人,每一个不都生七八个甚至10多个的也有。
那个时候是农业时代,完全靠种地,没有任何的产出投资回报比,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孩子身上,把生孩子当成一种投资,比谁家生的多谁家就富有,但是只注重生,没有负责养育和教育。
到了父辈那一代,大多数都是搞一些副业,,或者子承父业继续种地为生,有点想法的出去打工混个媳妇,那个时候是工人阶级,唱的歌是“咱们工人有力量……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
这些歌时不常的在农家田地里,听到父亲多次唱起,我很好奇的问,他说当时他们上学就学的这些歌……
父辈那一代人也是躲计划生育最厉害的,他们到处跑到处藏,甚至好长时间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
孩子生的多,生下来是挺高兴的,但是没办法受到良好的教育,没办法给孩子上户口,一旦一上户口不就暴露了吗?一暴露又得罚款,所以这种没有被上户口的孩子,我们当地俗称“黑娃”。
由于最近一次的人口大普查,放开二胎以后人口比原先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不是很大,再加上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再过10年或者15年左右,人口要进入到更严重的老龄化的状态,所以才出台了“三孩政策”。
三孩政策的正式的出台,让很多宝妈们都“受宠若惊”,她们并不是没有生育能力,也并不是没有生育意愿,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反感,会排斥,会抵触。
主要是来自这三方面的压力:
一 生了孩子没人看孩子
我们说了不能光生下来,“生”和“育”从来就是不能分开的,生下来不管孩子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是对母亲这个职务的亵渎。
“育”指的是养育和教育,所以生下来怎么样去看孩子,怎么样给孩子好的养育和教育的条件,以及各种来自家庭的关爱,那么看孩子就成了很头疼的事情。
很多宝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孩子要备受公婆的脸色。
二 生育负担重
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想给年轻人避孕,那么就提高房价提高他们的生活负担。
再加上作为生育的妈妈,没有办法平衡家庭和工作,他们本想好好的抚养喂养孩子,但是出于婆媳出于家庭的各种压力,觉得带娃的妈妈不称职,带娃的妈妈不挣钱,所以无形中让他们贴上了上一个黄脸婆,或者全职妈妈这样的标签,这样的身份。所以他们很不情愿,也很不想成为家里的黄脸婆,不想逆来顺受,不想被老公被公公婆婆甩脸色看。
出台的政策是好政策,但是我们更应该落地,让政策“生根发芽”。
如果不能真正的提高女性在生育和养育上的幸福感,开放再多的政策都没有用,生育是女性的权利,不是义务。女性更不是家庭生育的工具,更不是生育指标上的数字,每一次母子平安的背后,都是妈妈在用“命搏”,每一次生孩子妈妈就好像走了一趟鬼门关。
所以敢不敢生,愿不愿意生,关键看妈妈。
因为十月怀胎忍受剧痛的,是她们;
面对产后无助和焦虑的,是她们;
一边带娃一边工作的也是她们;
承受巨大压力,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和情绪的,更是她们;
想让妈妈们幸福的生育,需要从家庭、企业乃至社会方方面面,搭建完善的支持系统,提高生育率。
让我们每一个人,从内心支持、关心、宽容、尊重,爱护每一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