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阅读《被讨厌的勇气》,对于“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开来”,有了一定的认识。
今天读了"人际关系的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这个小节,更加深了对课题分离的认识。
书中讲了哲人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哲人自幼就与父亲关系不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好接近的人。
记忆中,有很多次被父亲殴打的现象,曾被打得逃到桌子底下,又被父亲拽出来狠狠地打,父子之间几乎从未进行过真正的对话。
哲人20多岁时,母亲去世,之后与父亲的关系更加恶化。
这种恶化关系一直持续到哲人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理解了阿德勒思想。
哲人之前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的思想:因为那个时候被打,所以父子关系不合。
而现在是阿德勒目的论的思想: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两种心理学,因果律的解释完全倒了过来。
按照原因论,对于解决父子关系问题就只能束手无策。
但是,按照目的论,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这依然是课题分离的问题。
当目的改变,也就是把“下定决心与父亲休复关系”作为自己的课题时,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自己、对自己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
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哲人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他自己。作为结果,父亲会怎样,那是父亲的课题,他不知道,也无法左右。
总之,不能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
所以,要分清楚哪是自己的课题,哪是别人的课题,不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还是那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把马带到水边,是你的课题;至于马,喝不喝水,怎么喝,那是它的课题。
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的“王牌”,始终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