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妖精讲故事》,更多故事,等你来关注。
王安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那你是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传世名句知道王安石的,还是从“王安石变法”知道王安石的?
除了这些如雷贯耳,王安石还有挺多让人忍俊不禁又感慨万分的小故事。
讲故事前先问问大家:“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有且仅有一个的话,你是选事业还是生活?”
如果你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终其一生只有八个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你是骄傲呢还是略有遗憾?
王安石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眼中的学习标兵,领导眼中的经世之材。为了把这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八个字做到极致,王安石是这样生活的:
吃什么?不重要!穿什么?不重要!谈恋爱?更不重要!
老师让我多休息,我跟他急眼。朋友让我出去玩,我跟他决裂,读书就是我的一切。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九)记载:
"王荆公初及第为金判。每读书至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生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日:“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日:“韩公非知我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王安石刚中进士任官佥判时,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困了就坐着打个盹,常常抬眼一看,日上三竿,上班要迟到了,最后来不及洗漱,蓬头垢面地冲去打卡上班。
他的上司韩琦,看他天天衣冠不整,不修边幅的样子,怀疑他青春年少,沉迷酒楼夜生活,夜饮放逸。
就常常语重心长地劝他:“小王呀,年轻人呢,要多读书,不要自暴自弃呀。
王安石都不带解释一下,自顾自的沉浸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
生活呢?没有生活。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辨奸论》里面对王安石这样提及:“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
意思说他吃得跟猪饲料差不多,穿的衣服更不用提了,简直跟牢狱里的囚犯一个模样。
沈括《梦溪笔谈》讲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学生看王安石的他脸色越来越发黑,担心他是生病了,于是便请来郎中为他诊冶。
医生把脉后发现脉象十分正常,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不是病,是脸太脏了。”
公面熬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日:“此垢污,非疾也。”
王安石为了搞事业,一头扎进改革变法的洪流,生活上是极无趣的。
除了不修边幅,不讲卫生,对吃也是毫不在意。吃饭仅仅是为了不让自己饿死。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这样记载的:王安石当宰相时,有人说他喜欢獐肉干。
他夫人听到很疑惑:
“咱家那位从不挑食,怎么会独好獐肉?”
就问左右工作人员怎么知道他喜欢吃獐肉?
左右说:领导吃饭,每次不顾其他,只有獐肉吃得干干净净。
夫人又问那獐肉置何处呀?左右说:放在离他筷子最近的地方。
夫人说,那你们明天换盘菜放在他筷子近处试试。
于是人们发现王安石根本没在意每天吃的是什么菜,他只专注吃眼前的这一盘菜而己。
古今才子都爱喝酒。
在生活上极赋情趣的苏轼,写了三千多首诗词,近百分之十都带着酒字。
他不但爱喝,还爱自己酿,最后写成方子大家争相来讨。
这种趣事就不会发生在王安石身上,因为王安石不喝酒。
《邵氏闻见录》还记载了一个故事:
说那时包拯是王安石、司马光的顶头上司。这天,衙门院里有一株牡丹花开了,一片春意。包拯很开心,吩咐在院中设桌,饮酒赏花迎春。
司马光也是不喝酒的,可领导设宴,酒杯都端起来了,要给领导面子呀,只好硬着头皮喝了。
在看王安,那是死都不喝:
“不好意思呀,领导,我不喝酒”。包拯接着劝。还是那句:“领导,我真不喝呀。”
包拯没想到王安石如此刚,一时间大家就尬在哪了。
这种除了对工作专一,什么都不在意的人,有个好处是:对感情也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专一的很。
贵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终其一生,没有出妻纳妾。
接着看苏轼,他除了纳妾,还上青楼。自己写词和朋友嘚瑟: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婚。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馀名字。”
词里说的就是哥当年也是风流帅,你要不信呀去青楼问问那女子,现在墙上还留着哥的名字。
苏东坡在政治上的成就显然不如王安石,王安石没有苏轼那么会吃和玩,他把毕业的精力都拿来实现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专注搞事业的时候,生活中那些丰富多彩的事情自然就要遗漏。所以你是要事业还是要生活?
其实,当王安石远离朝庭之后,成了一个普通的老头,写下“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时,他过上了宁静闲适的悠然生活。
在人生这个漫长的时光里,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要事业还是要生活不会只有唯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