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六年,任教六年级九年,也算得上老教师了。自认对学生了解,对教材熟悉,有些时候也常常自以为是了起来,那些“以为的”就真的“以为”了,就成了理所当然了。
今天学习“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从以往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整体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总量”“比”这两个关键条件,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在课堂学习阶段,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后进行展示。第一个展示的小组采取画线段图的方式,一边画图一边讲解,用平均分的思路来逐步分析,听完后学生掌声通过。
提问质疑阶段,有学生提问:如何检验?汇报组解答为将求出的两个量相加,看是否等于总量,或者用总量减去其中一个分配量,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分配的量。但这个回答并未让提问的同学满意,他们显然有备而来,紧接着质疑:总量对,答案就一定对吗?然后自告奋勇走上台前,边写边讲:还需要把求出的两个量的比,通过化简后看看是否等于原来的比。
整个过程讲述得很详细,提问质疑阶段也将检验的要求强调到位了。一切都在我预想中继续。
另一组汇报则采用了教材例题里,用分数意义解决的方法,但是讲完质疑阶段,学生提问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却答不上来,或者说得模棱两可。我有些诧异:之前的学生图也画了,也分析了2比3的含义,这里的2/2+3意义显而易见啊,为什么他们竟然说不上来?只是他们组吗?后续又有些同学想试着解答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但解释得要么不到位,要么牵强附会,后来干脆就都陷入沉默了……
无奈,我接过话茬,引导他们分析,理解,才渐渐表达清楚了意思。
课后,我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原因?明明很简单的问题,跟之前的先除以5,再分别乘2、乘3其实是相通的,学生为什么理解不了?
后来,从学生的作业中我看出了端倪:他们并不是不能理解2/2+3,只是觉得这样的写法不符合以往的习惯,觉得有问题,在大家的追问下就乱了方寸,而老师以为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内容,却不曾想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卡壳,所以明显有些急躁,孩子们也收到老师情绪的影响,变得不能冷静地联系分数意义,一步步解释分母2+3表示什么?分子2表示什么?课堂就出现了这个无法理解的状况……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中,这一现象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要充分预设,不能仅凭经验,当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预设不相符时,教师要冷静对待,不可慌乱,更不能发脾气,影响课堂学习。教师不疾不徐,不急不躁,学生便能淡定自若,娓娓道来,教师急不可耐,一路追问,直指目标,学生往往也会忽略这些沿途风景,变得不考虑过程、方法、思路、经验,只注重结果、解题能力等等。这样的学习,学生和老师都在匆忙赶路中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还谈何素养的发展,素质的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