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没事不会主动联系我的老父亲打来电话,声音低沉而又迫切,他说:“你今天上午过来一趟,帮你老弟去填一个求职表吧,听别人说,公司羽毛球场内正在办一场大型的招聘会。”我拿着话筒,静静地待他把话说完,在我看来,尽管这安排不是很合理,可是我仍不忍急于拒绝他,隔着话筒,我隐约听出了声音里那一丝沉重的气息。
父亲表达完了他的想法后,我尽量语气缓和地跟他解释,免得他以为我不听他的话。我耐心的说:“您别急,这个求职表还只能本人去填,我不清楚老弟的基本信息和需求。再说,应聘和求职,需要跟对方单位的HR人员沟通,看看双方的契合程度,这找工作可是一件双向选择的事情。再说了,对个人的基本情况不知晓,也不好回答用人单位的提问。”我只好答应转发他的意思给老弟,让他不要太担心
然后,我挂断了这边,立马打电话给老弟,转告他:“老父亲正在为你的以后的就业着急,叫你赶快去找工作呢?”
老弟没好气传话过来:“唉,你们就是喜欢瞎操心,我这几天腰椎盘突出,引起右脚疼痛,连走路都困难,我去找什么找啊?我这个样子能工作吗?医生还叫我住院呢?我现在不去,在家卧床休息。工作我会找的,谁也不可能愿意天天呆在家里吧。你们别管我,等我恢复了再说。”然后把电话一挂,电话里传来一阵阵的滴滴声,我再打就不接了。
这时,我耳边又回响起了前几天老父亲念叨,责怪儿子的声音:“叫他别买断,他要买断。现在公司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退出城市,搬迁到外地乡镇去重建。老同志退的退休,内的内退,那些人是有退休工资的,单位还得买五险一金,虽然扣除这些,余下不多,但至少生活不愁,起码还有饭吃。年轻一点的人,不愿意去新基地,敢于买断的人都是一些有本事的、有专业技术的人才,这些人找工作不愁。也许他们早就找了新工作,只等公司的买断和下岗政策一出台,再拿钱离开。
大多数的属于中年人,四十多岁的年级,还达不到退休的条件,公司的政策规定,只要愿意去新基地的职工,还是有工作保障的。父亲说,他们周围邻居家好几个熟人的儿子,人到中年,口里说不去外地,结果发现外面工作不好找,还是乖乖的去新基地上班了。
那么多人都过去了,别人不也是为了生活吗?会有多艰难呢?你老弟,我还不了解他吗?他能干什么呢?我就担心他丢了这个饭碗,找不到工作,以后哭丧着一张脸给我看。”
老父亲继续絮叨着他的这个话题,儿子总是他的儿子,就算四十多岁了,还是照样担心不完。以他老观念来看,他固执的认为,国企工作就是稳定,有保障。不管怎样,每个月源源不断有工资发,才会有饭吃。
他不理解这个社会还有经商的、做销售的、做工程的、做投资的等等,一个月的收入当别人很多个月、甚至很多年的收入的。
“这下可好,喊买断就买断了,卖了这20万元抵什么用呢?离退休还有十多年,这点钱买保险都不够。如果不买保险,养老和退休工资就没有保障,看他喝西北风去。”
八十岁的父亲,为他儿子丢了工作唉声叹气,以他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看,国企才是最好的单位,五险一金足额给你买,每个月工资不少你一分,老板又不能随便开除你。在父辈眼中,只有在国企上班的工人,才真正是当家做主的人。
他老是跟我们讲他打工的经历,他20年前退休后,因为身体还不错,曾去私人企业打工到七十岁。每一次说到打工的经历,他就会说,私人企业的老板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可厉害了。在私企做事,那可得小心翼翼,束手束脚,谁也不敢得罪领导。那天领导不高兴了,随时可以喊你卷起铺盖走人。
被父亲念叨多了,老弟不愿意回家,老父亲就打电话给我这个做姐姐的转告,我不得不给他们做一个传话筒。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许多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年轻人都说,三年一个代沟,别说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就更难以统一了。
老父亲总是觉得,他儿子做了一个人生最错误的选择。四十多岁的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哪里还会听一个耄耋老人的苦口婆心呢?
何况,人生只有往前走,谁也没有能力重新来过的。如果二十岁你没有走出去,你还有三十岁。如果你三十岁还没有下决心,那么你还有四十岁。倘若你四十岁还在观望,马上就五十岁了,即将退休,回顾一生,你的经历就像一汪湖水,风平浪静,丝毫没有过努力奋斗的经历,更没有值得回忆的故事。
有时,我也想,一辈子做着一份变化没有的工作,拿着一份低微的固定工资,就是真正的生活不愁,幸福快乐吗?年轻的时候,你不去逼自己一把,你不去挑战,你不去学习,你不去努力赚钱。等你老了以后,发现那些住着豪宅,开着豪车,过着鲜衣怒马生活的人,难道工薪阶层吗?
国企,三十年前,被多少人视为捧着铁饭碗、金饭碗的单位。如今,看看所住的小区里有多少还不算老的老人在闲逛、在打麻将。你说,哪里还有什么铁饭碗和金饭碗。坐落在这个城市最北端的几个大厂矿,曾经支撑着这个城市的主要税收来源。
八十年代的一路公共汽车,那种挂着两节长车厢的大巴士,就是从市中心开过来的。随着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人们对环境整治的决心,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等等,曾经的繁华和热闹都成了过往。
原来的老工业基地几个主要的大厂,倒的倒闭,搬得搬迁,留下一些不冒烟的烟囱,正在等待拆除。
在国企工作一辈子直到退休的父亲,怎么也无法理解,要打破一只铁饭碗,做儿子是需要多大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