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开始写公众号之前,我的文章只有两种类型:感想,以及读书摘要。什么叫读书摘要,就是从书里直接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挑出来,放在一起,加上自己的一点点感想,凑成一篇文章---所以,读书摘要其实也是感想,如果摘抄的内容太多不算抄袭的话。
开始写公众号之后,发现文章到最后很有可能会有认识但不熟的人看到,于是觉得写感想太不安全:随便写很容易,但是要对自己随随便便写下来的每句话负责,就不是那么美妙的事情了。然后决定我应该认认真真写,于是,我的文章变成了这几种类型:
1. 各种学习小结和作业
这个类型占据了公众号70%以上的内容,包括这一篇,也是作业。
2.读书笔记
可能有15%吧,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了读书摘要到读后感的过程,最终终于真的可以称为读书笔记了。
3.经验总结和反思
可能有个10%。就反馈而言,这一类文章的反馈是最好的,但问题是,亲身经历过并且值得分享的经验就那么多,很快就都写过了。涨经验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写文章的速度,经验值迅速不够用了。
4.堆积起来的感悟
剩下的文章是这样的:我在某本书或者某个地方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感触,念叨着要写一篇文章。接下来的两三天内,我像个雷达一样,关心着类似的材料。如果凑齐了四五个素材,我会给它们排序搭一个框架,然后凑成一篇文章---别问我凑不齐素材怎么办,凑不齐的当然就没有下文了。这样的文章常常没有结尾,有时候逻辑也不够严谨。
在所有的文章里,只有一篇,我是为了那一句让自己感动的话,搜遍了墙里墙外所有能找到的文本和音频资料并仔细过了一遍,然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观点。不过很可惜,那一篇也没有结尾。
写到这里时,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最讨厌写命题作文,这不是显而易见么:几乎从来就没写过什么需要主动思考的文章,根本不会嘛!
第三节写作课上,老师讲到十来种如何组织一篇文章的方法,包括:检测、提出疑问、解释说明、案例研究、快速指南、不能做什么、对比、数据等等,当时听的时候并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得这估计是技术类文章的套路。
第二天的时候,看到娜些年华为苏磊新疆行众筹写的文章,联想到陈厚写的同主题的文章,都非常有感染力,都有那种热情从屏幕中溢出来的感觉。忽然开始怀疑:我过往的工作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是为客户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可是我的文章(或者说口才)感染力和推销水平包括套路好像跟人家完全不能比啊,难道我做的还可以只是因为竞争对手都太弱了么?
再回过头去看老师说到的组织一篇文章的方法时,忽然发现,所有的方法,除了高阶版的内幕和八卦之外的方法,我居然全都用过!不过不是在公众号文章中,而是在给客户的商务方案和技术报告中。
所有的工作需要都是命题作文,我会为每一篇指定的“作文”搜肠刮肚,准备好对方已经提出的以及可能会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尽可能让逻辑结构和论据无懈可击,尽可能说清楚前因后果,甚至他们没有要求的东西,也会悄悄准备好放在旁边备用......总之,一切都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
我从未曾将对待生活的态度用在工作上,也从未将工作中的方式用在生活中。
芒格说:
在拿着铁锤的人看来,这个世界都是钉子。
而我的问题是,明明手上有很多工具,它们都是我的,我却给自己设了N个心理账户:这个工具只在这种情况下用,那个工具在那种情况下用。如果学到的每种技能都只能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应用,那估计学再多也不过是多拿了几个铁锤而已。
最近在看《系统思维》,封面上写着这本书的英文名称: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我想这也是我需要去学习的,不管是写文章也好做事也好: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既见树木,又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