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尽30年,来完成我这次决心的出走。
---来自一位既是女儿又是妈妈的自白
电影《出走的决心》,改编自苏敏阿姨的故事,电影经过戏剧化的创作,展示了在中国式家庭关系里面一位女儿,一位妻子,一位妈妈的困境及挣扎到最后的挣脱。
好像不管什么时候,在中国式的家庭里女儿永远是被牺牲的这样的角色,人生的命运如果是需要涉及到妥协的,为哥哥,为弟弟而让步的永远都是女儿的这样的角色。女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不断被淹没,同时想喘气,然后又在矛盾想逃离,而逃离唯一看起来相对合理一点的方式就是成立自己的家庭,只有有家庭了,你才能理直气壮的逃离原来的原生家庭,看起来好像是不用被绑定了,但是命运里那种割舍无法完全断绝掉,导致于结婚反而依然得顾着两个家。
电影里的女性角色想考大学,想走出去,想自由自在想去看更广阔的天地,那时候脸上是有向往和期待的,当家庭不给她考大学后,在一方小锅炉里,脸色就变得灰蒙蒙的,因为窒息想逃离想拥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决策权,草草选择了一位自己和家里人都知道“很抠”的男人,很抠也许是表面能看出来的唯一的问题,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问题是没有去了解和知悉的,可是她就这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要离开原来的家庭,只因为是可以搬出去有自己的住所了。
结婚了以后日复一日的困在了她的厨房,她的客厅,辛辛苦苦想逃离出来的人一开始还有幻想和期待,还会买花瓶期待买花,可是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没有丈夫的关怀所谓的AA制花费里,日渐消磨了期待,婚姻里的PUA是最让人可怕的,还有女儿的一声又一声妈妈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让一直在等一直在等,等女儿长大,等女儿上大学,等女儿结婚,等女儿有孩子,等女儿孩子上幼儿园,女儿是理解妈妈的,但她也是依赖妈妈的,依赖妈妈可以让她不用过上她妈妈那样周而反复的生活,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是束缚住妈妈的一环了。
母亲,妻子,女儿的角色,往往都是在排序中把自己相对去往后放的,优先父母,优先丈夫,优先兄弟,优先孩子,但是却往往忘记去优先自己了,一直在等着解放,等着解脱,然后就这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就过去了,从青葱少女到蹒跚老人,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中国式家庭夫妻关系里,男性总是认为自己是有天然的优越感的,主内这种活永远被男性认为是没有什么用,没有什么性价比和存在性的,忽视了家庭关系里的女性的情感需求,往往矛盾就是这么起来的,能改的人还能改,不能改的家庭关系里就这么僵着矛盾着。
电影里的最后,是主人公开着车一路在公路上,最后还是挣扎和逃脱出来了,可是大部分的关系里这种挣扎和逃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也许知识最后的最后没有进行拍出来罢。
要勇敢呀,无论是出走还是离开,女性角色不应该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也不应该等了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