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婴孩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年人寿终正寝,一个中年人意外死亡。
他们在去天堂的路上,都说自己是那个不幸的人。
彼此诉说着自己的不幸,有一点比惨的意思。
走着走着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三个人一起问:“主啊,我们谁不幸呢?”
上帝回答:“你们都是不幸的人,你们全都以为自己所失很多,受这个念头的折磨,谁就是那个不幸的人。”
看来到了天堂也不能逃脱生死的话题,幸运的追求。
《中国人的生死观》更广泛的讨论了“生死”的话题,很受启发。
时代的不一样,古代圣贤们,有不同的看法。
这本书总结了关于生死的很多不同流派,全书分为七章。
第一章、先秦儒道墨法生死观及比较。
第二章、两汉生死哲学。
第三章、玄学的终极关怀:生与死的世界。
第四章、宋明清初生死论。
第五章、近现代生死智慧。
第六章、道教与生死。
第七章、佛教与生死。
生死派系还挺多的。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信念,自己信什么就会怎样来解释生死。
我们出生,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我们死亡,也不会经过我们同意。
平常的时候,大家对生谈论的比较多,对死也不愿提及,当死亡来临的时刻,会有无法承担和难以接受的感觉。
这本书就是提前讨论生和死,从容面对。
这么多派系的生死观,让读者有不同的心的领悟,了解的更多,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郭象认为“生死可齐,不必计较生和死,自足自适”。
在《列子》观点里,主要是追求生命感性的最大满足。
陶渊明认为:主要是精神的宁静和自由。
我经常陪小孩看绘本,可能也就生出一些稚气的想法,人死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在天上守护着他爱的人。
他爱的人,只要在世,想他了,就抬头望天,星星也会一闪一闪的微笑起来。
世上有多少人,可能也有多少生死观!~
这本书让我释怀了一些对“死”的恐惧,更加想要过好今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