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理解一下含义,明理之人都会选择“鸟养养鸟”,《庄子·外篇·达生》(下面简称达生)里最后提到的这两种方式,大概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 VS “按鸟的习性来养鸟”。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能明白,可就是这么简单,现代人运用的真的不好,特别是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
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孩子生下来,实际上是作为父母重生的一次机会,可以这么近距离的观察另一个‘我’如何慢慢长大”;简单说,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刚出生的孩子,他是最纯洁无暇的个体,没有芥蒂、没有怀疑,饿了哭、渴了哭、尿了哭,直到有一天,父母被烦到了,怒喝了一顿,孩子开始不哭不闹变乖了——他学会了对权威屈服,也接受了世间的脏。
在孩子还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他也会哭笑,也有各种表情,有时候理解不了他的哭闹,父母会很烦躁,会生气,会对着孩子生气,不少父母选择了对孩子不信任,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但其实,孩子哪会无理取闹,大部分时候他是哪里不对劲了,不是饿了就渴了,要么就是拉了粑粑在裤裆里难受的~~~为人父母,跟着孩子,需要重新学会“信任”。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会说话了,他会使用各种只言片语,来挑逗;这时,父母们的反应先是震惊、然后是有趣,慢慢会觉得无聊。家里来人了,还会让孩子表演之前搞笑的段子,往往客人还会更加肆意地加以赞许,孩子俨然成了道具——他慢慢了解这个世界,怎么那么无聊。
孩子上幼儿园了,从此有了那么多的玩伴,他们白天在学校里热闹非凡,放学回家,依然闹腾不止,他可能不断的要去隔壁邻居家去跟小朋友一起玩,他可能在那偷偷的看电视了,还在隔壁吃了冰激凌蛋糕;这些在家里都是不允许或者限量的。回来孩子开始撒谎,说没有看电视,也没吃别人家的东西~~~~他知道,实话实说,可能会被一顿胖揍或者一通数落。隐瞒,从一级动画片开始了。
孩子有时候会自己发呆了,有时候会沉默不语,叫他一声两声都不应。“他不会是有自闭症吧?”父母想。终于敲了他一下胳膊,他反应过来了,露出诡异的一笑,说“没干什么”。这时候父母反而更加担心了“说,你到底在想什么?”孩子意识到,他没有什么自己的空间。心里渐渐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才能自由?
孩子啊,他才5、6岁,怎能如此听话乖巧、如此老练成熟呢?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于他的天真淳朴,父母如何能把几十年的习性一下子都罩在他身上?如果5、6岁的孩子就渴望自由,那15、16岁的时候,是不是早已逃离了家庭的桎梏?
“因材施教”不是只给老师们的课题,更是给父母家庭的重大课题,这个小玩意他到底是什么个性、什么特点,需要耐心观察、细心呵护,而不是用一贯的对待成人的方式去让他被动接受。
孩子,如果你哭了,你告诉我,为什么哭了,觉得委屈了就哭没有问题,问题是哭完了,我们能不能还在一起开心的玩,不会因为哭过了,重重的记下一笔什么,让自己担惊受怕,窄了自己。
孩子,如果你表现得默然,我陪你玩耍,我们撇开客人,到田地里、去森林里,看看青蛙、看看小鸟,那里不需要你表演,也没有人逗你像一只鹦鹉。回来时,我们给大伙带一束野花,他们也会开心的笑掉大牙。
孩子,如果我责骂你了,因为你的贪玩;我是不对的。贪玩是你的本性,你是培养我耐心的种子,如果我能陪你一起看一级动画片,如果我能说出你爱的超级飞侠怎么变身,你会爱我的,是吗?
孩子,你是自由的,正如我想要的自由;不同的是,你天然的自由,没有任何阻碍和侵蚀,如果有,也是我给你的。如果你发呆,我可以陪你发呆,我们干脆去河边、去望着夕阳发呆,什么话也不说,你当我不存在,我也当你不存在,只有自由的风在吹、河面上的水在流。
孩子,你是自由的鸟,应该像真正的鸟儿一样,成长、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