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布罗茨基有句名言:“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其实,不仅仅是民族,个人也是如此。
被应试教育荼毒残害了多年,如今好不容易醒悟,虽是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也为时未晚。于是,基于一种无法抑制的迫切感,在今年年初,我便给自己定下了个宏大的目标----2017,50本书。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大概4.17本,一周一本。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以色列人均每年阅读64本书。如此看来,我这50本,不算太多。
理想很丰满,不确定性很骨感。考研、专八、笔译、雅思、兼职·····每天的日子都过得跟打仗似的,哪还有时间看书呀?就这样兜兜转转的,没过多久,17年的前两个月就转完了。而我的计划还停留在新年读的那本《拆掉思维的墙》上,迟迟没有进展。我曾经一度地沮丧过,但又无数次原谅我自己。没办法,我确实太忙了嘛。
很早就知道布恩读书会的存在了,但那时也只是带着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在朋友圈里翻看别人的读书笔记,边翻边在心里默默地赞叹,能这样坚持每天读书的人一定不差。
或许是心里隐约觉得我的计划会再一次搁浅,危机感爆棚;也或许是因为日子太平淡,想要玩儿点儿刺激的;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满足对布恩读书会的好奇心,今年三月份我报名参加了第十期的读书会。
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初那个一念之间的决定是多么正确。参加了读书会后,每天我心中都有一个声音在催促:我今天要读书,我今天要写读书笔记,我今天要进行一次新的认知升级。人的大脑很神奇,如果你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或者概念的话,大脑就会不断地受到训练,强化你所传达的那个认知,久而久之,那认知便和你融为一体了。人们常说的习惯便是这样养成的。
参加读书会后,我那快要死去的读书计划重新被激活。读书会的游戏规则是,每天阅读30分钟,写30个字的读书笔记。去付诸于行动的时候才发现,真正读进去了又何止30分钟?根本就是停不下啊!!如果真是每天掐着时间,算准了只读30分钟的话,那些输入大脑里的只言片语又怎么能转换成高质量的心得体会?要知道,每天的读书笔记可是要在书友之间传阅分享的,自欺欺人的敷衍,恐怕自己心里都会有些过意不去吧。这虽说是一种倒逼的模式,但我却不得不承认,它极为有效。
读书,认知升级,那只是布恩读书会的一方面,布恩于我的另一个诱惑在于它的线下分享会。最近一次的线下分享安排在4.23世界读书日这一天,读书日办读书会,这与布恩的意义完美契合,因此也无需更多精美的语言与符号去诠释它的意义了。
那天,我们相约而至,各自携带着自己最近在读的书,摘录经典片段并转述出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今后会做出怎样的改变。我们还一起探讨如何做到终身学习,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如何将一个个抽象的道理化为最具体的行动。在分享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讲得那么投入,那么真诚,使得听故事的人感同身受,为之动容,也为之反思。“vuca时代”、“晶体模块”、“进化心理学”这些概念像电光火石一般,直击我的大脑,使其在短短的一个下午里就开了好多个脑洞。在参与之后,在与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书友接触之后,我才打心底里地承认,自己在学校学的那点儿可怜的知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我要学的还有太多太多。而一直以来的那种“我要读书,我要学习”的紧迫感,便更是深入骨髓了。
就这样,我们这些书友,在茶水点心中,在明媚的阳光里,畅所欲言,聊过了整个下午。
在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很多人看来,芒格和巴菲特就是两个天才,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天赋肯定是有些的,但他们后天大量的阅读应该是起到了比天赋更大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没有伟大书籍滋养的灵魂,就无法实现陈寅恪所说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想读书,却苦于不能自律,那样的话,肉体的自由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奢望,还谈什么思想的自由?如果你真心想要有所改变,不妨来布恩读书会试试。在这里,你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