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当年上学时,年年假期我都会写一份假期计划,贴在书桌前的醒目位置,通常执行了几天后,那张假期计划就形同虚设,每天定时定点坐在书桌前磨洋工。开学前成了全假期最忙碌的时段,因为要疯狂补作业!
列计划和破产的计划
当年我的假期计划就如下图,充实、丰富、高效,通常在计划列完时,成就感最巨,就像已经按照计划实现了一样。就……现在才知道,那只是大脑在虚假欺骗而已。除了大脑的花招之外,为啥年年列计划,年年破产嘞?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图中的“计划”。
不能实现的原因: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
我们需要高效的工作与学习,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需要适度的娱乐放松,还需要与亲友相处互动……我们没有办法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点执行,我们需要有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图中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1.5小时,刨掉9小时睡觉时间,还余3.5小时用来吃三餐。表格下方能看到还有五天因为新年,是没有安排学习的。也就是说在经历了几周高强度学习后,突然一下放松了,孩子没事干了,这就会出现一种结果——“放纵娱乐”!
我们成人有时也会如此,“我好辛苦啊~”“我都这么累了,该放松放松了!”于是拿着手机玩游戏、逛淘宝、刷娱乐新闻……不眠不休,日夜颠倒,假期综合症就这么来的。五天休息过后,孩子还能再回到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当中吗?
如何制定出可执行的假期计划
1、先定目标,再做计划
目标是某个时间点要达成的状态,而计划是对如何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目标的行动规划。因此,如果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制定计划,那又怎么能制定出可执行的计划呢?
设定目标有两个关键点:
1)目标不要超过3个,避免眼大肚子小
2)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执行、相关性、截止期限
用小桃子同学的假期计划举个例:
比如图中关于“预习”这部分,小妞一开始设的目标是“开学前将全书一半单元不借助拼音完全读下来”,这相当于有大量内容她要去背诵(目前还没脱盲的状态,不认识的字只能靠硬记),她也许也能做到,但并不容易,且与我们的初衷背离——预习的目的是对课文有一定的熟悉性,而不是提前学习。因此,我们根据SMART原则将此目标修改为“3月1日前能流利朗读前4个单元课文”。
2、分解目标、制定计划
1)以月为单位,分解到周、再分解到日
2)计划是为了让目标落地,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但不代表可无限期拖延。
还是继续顺着“预习”这部分内容说下去,目标是流利朗读,制定计划时也以读为主,那是按每天读几课还是按每天读多少时间来计划呢?语文课文有长有短,因此我们选择根据时间来进行计划。
3、每日计划依靠简化版一页纸任务管理系统+番茄工作法保证完成
1)简化版一页纸任务管理系统
这是最近我上时间管理课程学到的方法,实践了有一个月,效率提升了不少。简单的说就是将一页纸分成三个区域,左侧区域——时间轴,用来记录时间流水及复盘,右侧上半区域——日程安排,右侧下半区域——任务收集区。重点说下日程安排这块,会分成两部分:最显眼的位置——重要不紧急,下面的位置——其他事项。我们经常会将日程安排这里列的很满,结果是一天下来,有一半都完成不了,需要转入下一天。因此在“重要不紧急”区,存放不要超过三件事,这个区域的内容一定是在一天精力最充沛时首先要完成的。
对于小朋友来说,不需要这么复杂。他们的重要不紧急区域——与假期目标相关的、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的内容,其他事项——与假期目标相关的其余内容。小桃子同学第一次自己列“一页纸”时,写了8项内容,似要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做一遍,结果只完成了5项。
敲黑板!日程安排不要列太满,不论成人还是小孩,切不要陷入被计划虚假满足的幻想中~
2)番茄工作法
如何保证我们列的日程安排都能落到实处呢?
请在每项事件后加上一个花费时间预估,并用番茄工作法养成时间节奏感,提升效率。
番茄工作法的原理是工作/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别嫌25分钟短,这25分钟用好了,比2.5小时都强,小朋友写作业时常见状态——磨洋工,除了不会写,大多是因为作业多(真的多或是小朋友自己认为很多)。如果是第一张图片中的假期学习计划,上午要写语文、数学和字帖,三样内容总时间预估2.5小时(8:00~11:30),还没开始学习,已被时间之“山”压塌。
因此我们需要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将大山分解为小山,一点点挪走。就这三样内容我们来分解下,语文2个番茄钟、数学2个番茄钟、字帖1个番茄钟,共计5个番茄钟,加上休息时间仍然是2.5小时,但这其中可以休息5次,连续做4个番茄钟后,还有一次加长版15分钟的休息时间。而每次5分钟的休息时间适度放空,也避免了长时间休息再难以进入工作状态的弊端。从注意力集中时长来讲,专注2.5小时还是25分钟,显然后者孩子更易达到。
手机APP里有很多番茄钟软件,或是直接使用厨房计时器。
以上方法,亲测有效,嘻嘻。愿每个大小朋友都有一个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