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第一章 来,狠狠抽自己耳光:重新认识自己 第三篇 道理我都懂,只是懒?
认知清单:
懒惰、放纵、自制力,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广义上来讲,认知也是一种智慧。
文章摘要:
1.判断某个道理是不是真懂、愿不愿意懂、值不值得懂的标志是有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
2.不去践行的原因:没有真懂、不认为它能指向想要的结果、带来的结果不吸引人。
3.对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
4.认为自己懒,有两种情况: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对自卑的保护。
5.懒这个行为,本质上是看不到正确做事能带来的巨大好处。
6.懒惰、放纵、自制力,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7.对某件具体的事情是否表现为行为上的懒惰,取决于你对该事的认知,而当你正确认识该事的性质、风险、需要付出的努力及努力后能得到的结果以后,则取决于这个经综合考量后的分数在你心目中的优先级。
8.如何告别懒惰:学会分解任务、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
个人感想:
本文主要围绕“懒惰”这个主题来展开,揭示了懒惰的本质,提出了“懒惰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就是因为认知能力不足,看不到事情能得到的结果,所以才懒惰。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利益驱使的,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利益,人就会懒惰,就是那种“为什么要做,对我又没有什么好处”的心理。但事实上,做任何事情都有收获,也许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质上的,短期的或是长远的。总之没有白费的力气,只有短浅的目光。
关于如何告别懒惰,其实就是根据懒惰的本质制定的。分解任务就是为了将一件事的长远好处,分批次的提前感受到。每天都有收获远大于一个月之后才能看到收获,更激励人继续努力。
而衍生任务未完成的间接后果,其实就是从反面出发,刺激人赶紧把事儿做好。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也许完成一件事觉得没多大成就感,不愿意做,但是如果告诉他不做会有什么后果,他就会恐惧,而这种恐惧心理,会逼迫他去行动。
养成说断就断的习惯,讲的就是一个做事专注的问题。也经常有很多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中提到,当做一件事情时,要避免外界的干扰,给自己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只做一件事。对于懒惰的人来说,与其是要设定时间让他工作,不如说是设定时间让他尽情懒惰,但是时间之外必须做该做的事儿。
给自己唯一性的阶段奖赏,其实就是利用利益驱使的作用,如果做一件事带来的成就还不能激励你继续下去,那就要额外再给自己一些奖励。让自己为了得到奖赏而去做,这种奖赏不一定贵重,但必须既要频繁,又要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