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葫芦画瓢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比喻照着样子模仿。百度词条给于这样的解释,我赋予它实际生动的画面。
(一)初中生物学教材文本解读
主讲人:刘富林(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整个讲座,刘老师以阐释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为主线和骨干,以穿插生动、形象的课本实例为羽翼,为我们示范了生物教材文本的解读和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施。
刘老师以“细胞的生物”一课为例,从课前反问的设计到课后练习的检测,从课标的设置、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到编者的意图和考察的知识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对教材文本进行了逐字逐句分析,并引导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如何为学生提供认知情景,助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刘老师洞察编者所有意图,仿若编辑者本人,对一切了如指掌。我相信,这一切离不开对课标的研读,对教材的琢磨。作为一名新任教师,首先需要的便是“研读课程标准”,在把握课标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其次便是惊喜策划一个新颖的导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从学生已有能力出发构建一个新的知识链。再次便是通过一个个刺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创设问题情境,真正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最后,以课后练习反馈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即课文+练习=完整的一节课。
总结了一周以来所有的讲座,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所有出发点源于对课标的研读,所有的落脚点归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又为了学生,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吧!
记于2018.10.2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