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亲密关系。就心理学而言,亲密关系通常包括六个要素:相互了解、关心、依赖、一致性(指伴侣在生活上的融合)、信任和忠诚;这六个要素出现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中,只是程度不同。
2、自尊对亲密关系的影响。自尊指的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同样也意味着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喜欢自己。低自尊的人通常不喜欢自己,也很难相信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可能会低估伴侣对自己的爱,从而损害亲密关系。当关系中出现挫折时,自尊高的人能主动修复关系、拉近距离;自尊低的人却喜欢回避问题,生闷气。
3、我们更倾向于喜欢在物理空间上更为接近的人,也就是中国古话所言,“远亲不如近邻”。试想一下,你在上学的时候最先与谁成为好朋友?工作的时候与哪些人关系最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麻省理工做过一项研究,把新入学的学生随机分配,发现在270位学生中,好友出现在隔壁房间的比例为41%,相隔2个房间为22%,相隔4个房间为10%。
空间上的接近决定了两个人更有可能打照面——这也是产生亲密关系的基础。研究表明重复接触他人(甚至不需要有交流)就能增加彼此的喜欢程度,这就是著名的“曝光效应”。意即如果你想追求一个人,最好更多地让你们之间产生接触。不过这也有个副作用,如果TA本来就不喜欢你,曝光效应只会让对方更不喜欢你,因此其中的分寸需要自己把握。
4、吸引力法则的最后一条是:相似性。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已被一系列心理研究证实。伴侣之间的共同点越多,彼此就越喜欢。
5、美国心理学家Bernard Murstein的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认为,在伴侣相遇的初级阶段主要受“刺激”(年龄、性别、长相)的影响,随后便受“价值观”(比如生活偏好、兴趣爱好等)影响更大,最后就变为“角色”(比如是否生孩子、谁做家务等)。
6、亲密关系中的社会认知
已阅读
社会认知指的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对于亲密关系而言,意指人们理解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那么,有哪些社会认知会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呢?
1.第一印象。我们对一个陌生人形成印象只需39毫秒。但这39毫秒却影响深远:有研究者安排大学新生初次见面后,他们最初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印象可以在接下来的9周影响彼此的感情——这就是著名的“首因效应”。虽然长期接触下印象确实会持续修正,但第一印象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2.积极错觉。中国古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有科学根据的。研究证明了(在亲密关系的早期)人们倾向于用积极的眼光来描述伴侣。这种认知的好处是这样的理想化可以适度增进双方感情,坏处是一旦一方发现现实和理想差距过大就会滋生不良情绪,危及关系的稳定。因此,心理学家建议情侣和夫妻们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自己对对方的期待。
3.关系信念。我们将普通人对关系的信念分为两类:宿命信念和成长信念。前者认为爱情由命运决定,伴侣如非天造地设,即是冤家聚头,人的力量无法左右爱情的发生和消失;后者则认为幸福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只要愿意尽力,几乎一切亲密关系都有幸福的可能性。宿命论常常在影视中出现,虽然动人,但是成长信念能使人在关系遇到挫折时倾向于解决问题而非怨天尤人。现在,请你用下面的量表来测试一下自己属于哪一种关系信念的拥护者吧。
4.自我概念。有两种自我概念:正面的与负面的。具有正面自我概念的人自信、渴望赞扬;负面自我概念的人则是低自尊、无法接受赞扬。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选择伴侣时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所有人在恋爱时(亲密关系早期)都喜欢伴侣的赞扬,但是一旦双方步入了婚姻殿堂,自我概念就展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如下图所示。
5.印象管理。指的是我们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做出的努力(例如发朋友圈展示生活、化妆、健身,中年男性对自己的阅历夸夸其谈)。印象管理一般有四种方式:讨好、展示自己的优点、恐吓(把自己描绘得很无情)、示弱(让人同情)。但是,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实际上我们更少会在自己的伴侣面前进行形象管理,也难怪有人会说出“能在你面前表现出小孩子一面的男人才是真的爱你”这样的理论。
上述种种社会认知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但是笔者想说,上述心理学研究都是西方(尤其美国)的研究成果,具有乐观、积极甚至功利的美国文化特点,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情况,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已经有很多跨文化研究者(比如笔者所在的北大心理系的韩世辉教授)证明,东西方的人群在自我概念、社会认知、幸福观念上都相差甚远,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