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样乐器都是与众不同的,每样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就像我们人类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有的人,与其他人比起来会更加不一样。例如孔子、老子、霍金、爱因斯坦这样的人,他们注定会成为历史长河中闪亮的星辰。
过去这些年,学习过口琴、吉他、钢琴、古筝。这几样乐器都是学了一段时间,慢慢的失去了兴趣就扔在了一边。只有这古琴,自从第一次听了它的声音,就喜欢上了。一直走到现在,也有十几年的光阴了。
我也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古琴呢?
开始是没来由的喜欢,后来对于古琴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的喜欢。这喜好,如同酿了一坛好酒,时间越长味道越浓。
“琴”是许多乐器的名称,比如月琴、扬琴、小提琴等。但在中国古代只有一种乐器叫“琴”,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古琴”。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古琴被称作七弦琴、瑶琴、玉琴、丝桐或宝琴。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古琴,是人类文明中仅存的来自远古的成熟乐器,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代表。
古琴的象征极丰富。在古琴的身上,几乎可以找寻到大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如阴阳、五行、天地、山泽、龙凤等。古琴面板呈弧形,象征天;地板是平的,象征地;初时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暗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 古琴长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 象征三百六十五天;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 古琴下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象征潜龙;龙出则布雨,从而象征人君的仁慈;凤沼,凤浴其中,以清洁其身,象征人君的品德,等等。
古琴的泛音多变。泛音是弦乐器演奏中常用的一种别具特色的奏法。古琴上的泛音被誉为“天音”。琴没有“品”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以余音绵长不绝为特点的古琴,其独特的走手音是其它乐器所不具备和无法比拟的。古琴有100多个泛音,恕我孤陋寡闻,大概世界上还没有比这更多泛音的乐器了吧?
我国现存唯一的古琴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其重要者见于《太古遗音》、《琴书大全》与明清两代的大量琴谱内。近人著作有查阜西《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管平湖《古琴指法考》等可供参考。
琴人以识读减字谱为基本功,书法家则以书写减字谱为乐事。减字谱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法家都能够写得出来。现在好的减字谱书法作品一字难求。写好减字谱书法作品需要有两个必备条件:其一,熟练识读减字谱;其二,书法功力深厚。减字谱书法的代表人物有北京的孙居超和温州的程纪之等。
除了是一件乐器之外,古琴本身还是一件漆器工艺品。唐宋以来有很多古琴留存到了现在,其中有一些琴现在还在被琴人使用。很多乐器随着时间的流逝会破损甚至消亡,而古琴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琴声更加深邃悠远,古意盎然。
古琴在古代属于士大夫贵族文化。具有文学性、历史性、哲理性,高而可攀,深而可测,神而可解,为古代文人钟爱和经常演奏的乐器,如孔子、杜甫、李白、蔡邕、诸葛亮、嵇康、司马相如、宋徽宗等皆爱之或能之。从上古时代一直到当代,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的成语、诗词和典故更是数不胜数,高山流水、凤求凰、聂政刺韩王、胡笳十八拍、长门怨、竹林七贤等等。
古琴雅趣清高。《红楼梦》中林黛玉说:“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在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平和,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古琴作为文人静心养性的音乐,自有其清高的雅趣。当代琴人风雅一点的,往往还有弹琴前沐浴更衣的习惯。这样做会有一种仪式感,帮助自己进入弹琴的心理状态。
今天,古琴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一样,属于所有中国人,也应该如唐诗宋词一样成为每个中国人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了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末尾,
摘录一段柴静写听林友人先生弹《普庵咒》的印象:“第一个音一起,心里一动。那么慢,手指在丝弦上擦动,枯涩可闻,反复积累,久久才一个音。但力量之大。这力量不是来自于静穆,而是准确,含住而不堕的情感。”
��d��#�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