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诸多学习科目中,提升难度最大的莫过于写作。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的作文发愁,不是写不出来,就是记流水账;不是思路不清、结构混杂,就是人云亦云、观点模糊,总之,遇到的挑战层出不穷。很多人都会说,要想让孩子写好作文,一定要多读书,但我们也发现,有些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作文一样不精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是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加上个人的思考,为大家做的一些总结,希望我们一同学习,一起进步。
首先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汇总起来,一共有三点:积累因素、思维因素和人生境界。
一、积累因素
文本的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后人对这句诗词有着多种解释,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形容书读得多了,下笔如有神助。从逻辑上讲,虽然读很多书,未必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但是一般来说,写作基础比较好的人,他的阅读量一定不会少。
词语的积累
孩子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写着写着就没词儿了”的现象,或者一篇文章从头到尾永远重复那几个干枯乏味的词汇,它源自在孩子的头脑中,词汇量存储不足。很多词汇没听过、没见过;很多词汇听过见过,但不知道什么意思;还有很多词汇虽然了解了含义,但是背后体现的感觉并没有深入研究,对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没有概念,关键时刻不知道怎么用,或者可以用哪些词汇替换而使文章更有韵味。
举个例子,形容人向着另外一个人移动的词有很多,可以用“走”、“跑”、“挪”、“踱”、“跳”、“迎”、“蹭”等等,但是每个动词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人的心情和状态是不一样的,孩子们通常只会用“走”、“跑”之类的动词,是因为他们没有对其他词汇有所注意、思考及积累,从而在写作文的时候,自然才尽词穷了。
语言知识的积累
这里说的语言知识,也可以被称为语言常识,是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对字、词、句正确的、常识性的认知、理解和使用。比如:为什么人们总会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是《天方夜谭》,还是《天方夜谈》?六亲不认为什么不能说成“五亲”或“七亲”?“六亲”到底是哪六亲?注意语言常识的积累,可以大大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和规范。
生活经验的积累
写作源于生活,所有的素材都是我们在点滴中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感。没有用心观察、没有亲自去体验,靠凭空想象,作文是写不出来的。
现在家里有些小皇帝、小公主,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甚至不知道煮熟的鸡蛋需要去壳才能吃;不知道如何分辨衣服的前后及正反面;不知道床怎么铺、被子怎么叠;也不知道袜子怎么洗、门怎么锁......试想这样的孩子,面对《我的**生活》、《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第一次》之类的主题,文章素材从哪儿来?
情感体验的积累
文章的好坏有很多可以评量的标准,其中一点就是能否传达作者的感情。除学术论文外,如果一篇文章让读者从头到尾都味如嚼蜡,没有一丁点儿的情感共鸣,当然也就没有阅读的兴趣了。所以不仅要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情感体验,而且要对这些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认知,也就是说让孩子懂得什么样的心情叫失落,什么样的感觉叫迷茫。他们越是有机会体验丰富的情感,才越有可能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各种知识的积累
涉略广泛,对写作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弊。它让孩子们有更宽阔的眼界,更丰富的想象力,为写作素材的选取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思维因素
有些孩子从小读了很多书,也积累了很多的好词好句,光摘抄本就积攒了一大摞,然而他们的作文依旧不能清楚地说明一件事、表达自己的某个想法,为什么呢?因为写东西本来就不是素材和技法的简单罗列,而是将你的想法、观点、情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再输出的过程。所以在下笔之前,孩子们要清楚准备出来的这些素材,它们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怎么组合才能让别人看明白,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堆砌材料。
三、人生境界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逐渐形成,眼界的开扩会给写作不断地注入新的元素,方法论和知识体系也会逐渐清晰和完善,慢慢渗透到写作中去。
举个例子,命题作文《假如我有一根魔法棒》,有的孩子会写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聪明;有的孩子写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远离严苛的管教;有的孩子会让魔法棒变出更多的资源去帮助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孩脱离贫困;也有的孩子希望铺一条平坦之路通向我国的边远山区,让那里的小朋友走出村落获得良好的教育......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写作的主题和方向,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源于他们内在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文章的立意,本质在于人生境界。
** 因此,我认为“读书破万卷”是“下笔如有神”的基础,但并不是读书破了万卷,下笔就一定有神,还需要让孩子不断积累词语及语言常识、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扩展视野、勤于思考,逐步形成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并应用在写作当中。**
希望你能留下任何关于写作的想法,思想越碰撞,成长越丰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