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说:小学语文虽小犹深,课本虽薄但内容丰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是在课堂的现实中,并非如此。在‘课上分析’+‘课后练习’的灌输式教学的误导下,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看不到了,文章的意蕴也被冲淡了,支离破碎的阅读代替了思考与欣赏交融的阅读理解。孩子们端坐在课堂上,往往是听老师讲语文,40分钟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对母语与生俱来的亲近,不知不觉变成对她的疏远、陌生乃至厌倦。我想,这也是一位大咖为什么说学了12年语文,1000多课时,仍然学不好的一点缘由吧。
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对文学作品,拥有个体独到的情感体验,与作者建立一种情感联系的时候,也正是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美,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拯救者。当一个人学会审美,具备独立的审美能力以后,才能在美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同理心,从共情中理解他人的处境,与世界和谐相处。学语文,就是学习从“立言”到“立人”的过程。人文关怀的传递,不仅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更是人格的逐步建立和生命的不断成长。 正如爱因斯坦所强调的那样: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人格。最重要的是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情。
法国小说家都德借他的小说《最后一课》中语文教师韩麦尔先生之口,说出这样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一个语文教师,倘若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而无能为力时,就好像戴上了枷锁,那么,充满灵性的祖国语言文字在他的教学里就会异化为莫名的怪物。教和学同时成了苦役,不仅孩子疲惫、烦躁、厌恶、同时教师也是这种身心状态。看着那么充满灵气的孩子被应试语文销蚀着、束缚着,教师内心的感受一定也是痛苦而又无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