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善良只是一种被洗脑之后所追求的心理满足。我觉得把这种所谓的心理分析的方式用在善良这种美好的品质上,是非常不合理的,得出的结论也是片面的。
首先,善良更多情况下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整体的品质。并不是一个人做了一件善事,捐了一点钱,帮了几个人就是善良了,人们会在心里对一个人的整体所作所为做一个评价,并对他以后的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
我们现在常常轻易地把这个形容词用在一个人身上,但其实我们内心并不一定是这样想的,这样做仅仅是出于一种引导性的考量,或者说心理暗示。一个被别人夸了善良的人,他不好意思再去做坏事,或者说会理所应当地多做点好事,会更好相处。这种策略性的做法对我们是有利的,可以让好事,让助人为乐受到弘扬,自己自然可以受益。
我们勉强可以把这种心理引导看作是洗脑,但是很明显的,这种认识只是对人们世俗策略的描述,并不是真正对善良这种品质的认识。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引导策略是被强加在个人身上的负担,但不能因此就对善良这种品质本身产生怀疑并对之否定。
难道说因为善良对于功利性目标的我们来说会让我们付出代价,我们就应该选择麻木不仁,袖手旁观,隔离自我,把自己的心全副武装吗?
善良是一种本能,一种天赋,一种可以被加强的品质,它从来都在我们内心最深处扎根,就算把它包的严严的,也不能就此否定它的存在。
有人说善良源自同情心,它会让人同情处于自己曾经历过的困境中的人。我觉得不然,善良不来自于任何衍生的感情,它本身就是人的情感内核。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虽然荀子认为事实正好相反,人本恶,但即使是这种说法也把善恶观念作为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品质。
去讨论人的本质是善良还是邪恶会有很多争论,我也不想在这一点上过多论述,毕竟即使是伟人圣人的观点也不一定相同。但毫无疑问,先贤们大多认同善恶的作为一种人的本质属性存在。一旦认同了这一点,认为善良是一种被洗脑的品质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如何尚且不论,但绝不是被心理暗示一下就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本性的。
有人说善恶都不是人的本性,善恶的定义都是人为制定的,道德本虚无。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否定了上面的阐述,也能够实现彻底的观念的颠覆,但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乍听之下固然耳目一新,让人如感醍醐灌顶,但细究的话我们必须从逻辑上明白先后顺序,是先有善行还是先有对善的定义的,是先有有德者还是先有道德的?人们是看到美好的德行心向往之才趋同的,还是一厢情愿地制定一个理想标准洗脑所有人呢?
第一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哲学领域里常见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把它转化为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能很清楚地得到答案。对复杂人性的认识和探讨在这里完全转化为了对历史和文明发展的探讨。这也很合理,因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很多在古代很显而易见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了。就像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快要不明白到底是先有朋友后有微信还是先有微信后有朋友的了。更多时候我们是先加微信聊的多了才成为朋友的,虽然最开始使用微信时,我们只是把现有的朋友转移到微信上。
道理是相同的,善恶标准,道德理念只是文明发展带来的好用的工具,用定义来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区分行为,引导内心。道德也许只是一种虚无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善恶就不是天性。也许有一天,人们认为善恶这种二元对立方式的定义描述满足不了人们对自我本性的认识,那新的更先进的定义就可以出现。
不过,阴阳对立相生,平衡交融,本就是最受认可,也最接近真实的定义方式,善恶尤如阴阳对立相生。没有恶凸显不了善,没有善也不会滋生恶。善恶的天性都存在,人们只会依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
如此说来,又为什么会有标题所说的我们应该选择善良还是麻木呢?这个问句我只针对那些和我一样在内心的善恶挣扎中选择善的人。固然人选择善恶都只要追随内心,但我们更多人向往善,向往美好,因为我们也渴望别人的善。
也许对追逐恶的人来说,他真正向往的也应该是恶,诱人做恶,比人更恶,以恶为荣,以恶为美。凡是不这么想的,我认为都是在内心选择了善。我们不该干涉每个人内心的选择,但对于那些内心矛盾挣扎,看不清自己真正的选择的人,当然需要去引导。所谓麻木,就是因为看不清自己的内心追求,含糊了事,既不选择恶也不选择善,这种内心的麻木才是一种真正的束缚。
当我们认清了这一点,做出选择也就很简单了,跟随自己真正的追求就对了。承认自己天性中的善与恶的部分,选择自己想要加强和追求的部分,如果更喜欢中庸,不妨选择在善恶的追求上实现平衡。无论如何选择,只要是自己内心真正认同和追寻的,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所谓的对不过是符合自己的内心而已。
选择善良还是麻木?我选择善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