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传递思想,先是做一个有灵魂的现代人;然后努力做一个有趣的灵魂。
现代都市人最离不开的生活工具是手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内容的包围圈中。
说到喜欢的内容,你喜欢看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
说起来,作为80末一代人,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原住民,恰好经历过大众传媒到新媒体的时代变化。
既是一位内容老兵又是一位新媒体运营人,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大众媒体时代,媒体=流量,写什么都有人看
从2005年接触电视、广播这两大龙头媒介以来,接触的一直是大众传媒。
实习在报社、电视台,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大学所在城市的报社。
广播电视新闻系毕业后,我在报社工作了近2年时间。当时报社成立了一个新的事业条线:小记者俱乐部,这两年时间我都在这个部门跑学校新闻、做小记者活动。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彼时,作为当地主流媒体,报纸主宰着当地消费者的信息来源。正如在学校读书时,大学报的发型、完读率超高,当时的地级市报纸,也受到百万市民的关注。
经常有读者打电话给我:“哎呀,你就是那个XXX(人名)呀?”;从大学在学校发表新闻,到大学毕业后,在报纸发表内容,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名字转为铅字。有一份被认可、被期待,也有一份被满足。
(二)双微打开了新媒体的天地,已经开始“用户为尊”
新闻体的内容,能否“一招鲜吃遍天”?显然不能。
2010年微博元年,那时候喜欢织“围脖”是最时新的行为了。2011年微信就出来了,人们发现微信竟然如此轻巧,让沟通变成一件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事情。
这时候,新媒体运营随之诞生。我从地级市也去到了上海。不断得到求职单位这样的反馈:“你有没有关注过你写的内容,产生的互动效果?”
那时候除了写文案,还开始做一个知名奶粉品牌的微信公众号的初创工作。那时候微信功能不断在升级当中,我们做了几万个词条,放到那个账号的后台,以便于消费者在对话框中输入某几个关键词,便会摊出来相关的信息,解答用户的疑问。这样的布局,在2013年,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在上海,遍地500强企业、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大家眼见的都是最先进的一些技术和理念。那家公司理念很不错,很注重内容的生命力,将内容视作和读者直接沟通的重要方式,注重内容的反馈。
现在,那家公司已经在新三板上市了,独创的内容营销的方式,也在行业独领风骚。
(三)全媒体时代,孤芳自赏已经无法走出自我的天地
作为一个内容老兵,所有的内容形式几乎都经历过,做过甲方的传媒负责人,也做过乙方公司的项目经理,依旧坚持的是笔耕不辍。
我对内容,依然有自己的执着。最开始我以为自己是喜欢写;后来我发现,我是喜欢创作之后,来自人们的反馈。
比如看着账号的粉丝蹭蹭蹭上去;看着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文字,转发、阅读数指数级增长。
显然,刚毕业那时候的传播环境和现在相比,内容的social性是最大的差别。
以前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正经的“新闻通稿”、再就是小说、故事会、专业书等,严谨、正式、充满指导性。
再后来,内容充满了社会性,创作者恨不得透过文字和你对话,拉你一起走进视频当中。
从内容→运营,优秀的文字功底、活动的策划能力,原来是妥妥的加分项。
这里,我们说的是商业社会中,供用户消费并延长用户停留时间、促进用户转化的文字、视频、图片,统统都可成称为内容。
这个年代,你喜欢看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我总结了一下:
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类知识以长或者短的形式出现在各类垂直领域的新媒体账号上
②觉得有趣高效的内容:娱乐消遣,一些搞笑博主的视频、图片、gif等,在各大social平台也以可以实现病毒式传播
③引发深度共鸣的文章:这样一些文章常常容易被转发,代表转发者个人的心理或者理念、品位等
这些内容,要持续产生作用,供用户消费,促进用户转化,内容的优质程度决定了“它”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有多远。
而是否能转化成功,关键性因素在于内容转化的路径,是否够快,符合人性。否则,在海量信息的时代,大家的选择成本太低了,看了以后就走的行为太正常不过了。
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不转换思维,很难适应自媒体时代。策划思维、数据思维、用户思维。这也是我一个身体力行者的经历,时代的进步,落在每个人身上都要改变。
加油!传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