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改变人们的观念。”就像电影中的人们认为黑人是卑贱的,黑人理应当为白人服务。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有人站出来去改变。
而在一个潮流文化相对贫瘠的地方,特别是hiphop文化的贫瘠之地做街舞,特别困难的,就是改变这个地方人们对于街舞的固有观念。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留在福州做,为什么不接受某某机构的邀请,这样你的生活会更好,你会更轻松,你在舞蹈上也更方便进步。其实事实是这样没有错,留在福州当一个老师,好好练舞确实会方便很多,也不用去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不用去承担那么多压力,但终归问自己一句,“这样你甘心吗?”无论问多少次,答案都是不甘心。就像做文职的时候在办公室里问了自己两个月,“不做街舞你甘心吗?”每天最少问一遍也有61遍了,每一遍都是坚定的回答不甘心,也就是为了这个“不甘心”,就这么义无反顾的去做了。
真的,长乐的街舞不应该只是这样的。自己08年偷偷学breaking,10年跟家里大闹一场开始接触到hiphop和popping,到12年认真系统的学popping,转眼间也有10年了。这十年间也有身边的朋友回到长乐做工作室,很清晰的记得当时一个好朋友说过“我要把长乐的街舞文化做起来。”但后来钱赚多了,也仿佛是忘了自己说过的这句话,并没有看到如何如何跟起源的大师去学习技术和文化,看到的学习只是去学如何经营如何赚钱,这样最终做起来的不是长乐的“街舞文化”而是长乐的“街舞氛围”。氛围有了,但如果这个氛围没有真正真实的hiphop历史文化去支撑,那表现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歪风邪气,要么是重返“非主流”的土嗨。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街舞文化与商业的关系。我自己的初心是为了普及hiphop历史文化,推广所有dancer舞种(简单说就是站着跳的街舞)才开始做“舞气大师街舞”这个品牌的,因为在一个地区,街舞真的不能只有bboy。bboy是hiphop文化street dancers的根,但完整的street dancers应该还要有party dance、要有funk、要有WestCoast。
上周上狐狸老弟和碧胜老哥的课,下课提问环节被碧胜老哥接梗打趣了一下哈哈,“人家是有在做生意啊”,狐狸说“你应该还会一直坚持着underground吧。”是的,肯定会。现在圈内每一个纯粹的dancer或者说偏oldschool、偏文化的dancer都比较排斥文化的商业。这其实在我一开始做舞气大师的时候也是一个梗在我心里的观念,即“文化不应该商业”。后来有一位前辈跟我说应该“以商养文,以文促商。”这句我也不能完全理解。但现在会明白其实商业的并不是街舞文化,而是街舞产品,文化与商业二者并不冲突。
hiphop文化、街舞文化要保持纯粹,不能商业化,现在看来这句话没有问题,alright。那商业的是什么呢?是产品!比如一个rapper,商业的不是你的歌词,不是你对hiphop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表达,而是你做出来能卖的一首首单曲、一张张专辑。而dancer也是一样,你要把自己的课当做商品来卖,所以才会有workshop。你的知识、你的技术,你教给别人,这是你的work你的工作,把这些东西化成一节一节的课程卖出去,专业街舞工作室studio就是你的shop。艺术是你要有技巧,还能把这个技巧卖出去才叫艺术,“有艺无术是诈骗,有术无艺那是商贩”。我想这应该是现在很多从事hiphop文化工作的人们应该想明白的。
文化和技术产品不能混淆。因为做hiphop,如果你把文化当做商品来卖,那两种结果。一种是站位太高太小众卖不出去,你会饿死;另一种是你用各种方法(不管是否正道)卖出去了,赚钱了,最后偏离初心了,这有可能是纸醉金迷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你培养出的信徒导致的。
hiphop文化,不管是其中的哪个元素,现在在国内都是相对小众的。快餐式文化、跟风现象也是非常普遍。就像你现在去蹦个迪能看到满舞池的脏辫和锡纸烫,穿着瀑布、AJ,只有一个单脚跳敲肩膀抓the one beat就说自己rapper;你打开网易云随便翻个中文rap歌单10手能有7首抢拍、8首trap;你走在路上能收到传单“街舞3个月包会、包就业”一样。所以大部分纯粹的hiphop从业者是穷的,是这样的。也有人自我安慰说hiphop文化的起源就是苦难,所以穷一点更纯粹。而我一直在坚持“hiphop在中国不应该贫穷。”我们可以很纯粹,也可以因为纯粹而rich! real的hiphop人也应该是有一天能开着Lamborghini去party到天亮的。不忘文化初心,认真传播文化,以产品为商业,没有冲突,keep 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