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暑假,会计来我家时,爹妈都出去了,他说,我们家还差100斤棉花,然后,施施然就走了。
我静默半响,去了村头的打谷场,装作不经意的提起今年要上交的棉花,然后,霹雳吧啦听到了一个非常奇异而摸不着头脑的故事。
说是县城某位才俊,四十多了,还当选了“十大有为青年”的,前两年出去考察,回来后就洋洋洒洒做了一篇报告,认为我们这个地方也可以学习某个先进地区,种植经济棉。
棉花这东西,我们这些地方原本也是有的,只不过,跟北方那种经济棉相比,着实不是一个档次的。俺家阿娘,在我幼年时,时常在地边种上几十株,秋日里收了,大多用来絮棉胎,做被子用的。
这种棉被,又厚又重,盖在身上,硬邦邦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后来我去北方读书,亲眼见过大片经济棉原产地,那种棉花,又轻又软又暖,雪白雪白的,看着让人喜欢。跟俺家阿娘种的棉花,实实在在不是一种东西。
我们这个十八线的小县城嘛,种本地棉花还行,那种经济棉?着实有些匪夷所思。然则,人一旦穷得狠了,哪怕说银子种下去会生小银仔,估计也没有人会反对,横竖都要试一试,对吧?
于是,大家都笑嘻嘻地去领了种子,不曾想,秋天交粮食的季节,镇上说,每家每户要交100斤棉花,县里面连数据都填好了,就等着我们的棉花呢。
这下大家傻了眼,有些拿着稻谷抵数,有些拿着腊肉交换棉花,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够了数。到第三年,大家实在觉得这劳什子“经济棉”不但一点也不“经济”,还着实坑人。
村子里,十户倒有九户凑不齐这个数。若是拿稻谷去顶替,人家又不肯要早稻,非要挑上好的晚稻不可。
我又问:“若是算钱,多少钱一斤?”大家七嘴八舌回我:“5块,比稻子贵多了”。
我心中了然,于是走去了村里的“干部楼”,找到会计,取了500块出来,说是交我们家的份额。
会计有些吃惊,再三确认我不打算使用稻谷或者其他农作物抵数后,才小心翼翼给我开了张收据。我拎着这张收据,回了家。
谁知这事儿传得飞快,有好事者跑去父亲跟前说嘴,把他老人家气得火冒三丈,冲回来就要教训我。好事者跟了好几个,就等着看我挨揍。
开玩笑,老王家出了个大学生,这些人的心里有多不痛快,由此可见一斑。父亲进了院子,劈头就问:“你这钱是哪里来的?”
“奖学金”
几个人睁大眼睛,嘴巴里不依不饶:“什么奖学金?怕是勤工俭学,端盘子累死累活赚来的吧?”
于是,我把大学里各种奖学金的名堂细细说了一遍:单科最高分奖励多少,专业课前三名奖励多少,年级前十名又奖励多少。
我还把自己拿到奖学金的证书照片翻出来给他们看,这些人原本嚷得房顶都快塌了,说我“打肿脸充胖子”,如今再也不出声了。
那一刻,我觉得,读书真的有用,不光有用,书里还有黄金,不,现金呢。
【喵君点评】
那一次,我才知道,父母累死累活一年,那点田地的收入,满打满算,不超过5000块。而我们的奖学金,就比如某个基金会的勤学奖,一个名额就是3000块。
我只需要有两项单科成绩最高,就能拿到6000块,完全抵得过他们一年的收入。
除了这些名人,还有各种有实力的校友,像什么上市企业家,也都捐赠无数。这些奖学金就摆在那里,我的职责原本就是读书,读好一点实属份内之事,何至于还有奖学金呢?
那以后,我的读书生涯又多了一项乐趣:研究各类奖学金。
哪怕争得人仰马翻,哪怕遭到无尽的鄙视,我都安之若素,卷起袖子,将奖学金争到底。
关注@王小喵读书,一起读书,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