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想进步,但晚上的时间,用来读书有点难。
工作了一天,看会电视,玩会游戏,或者是刷会短视频,会比读书轻松得多。
因为做这些,2小时不会觉得长,如果用来读书,2分钟都会嫌多。
但是,你想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吗?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获得一点点吗?
如果想,你只能这么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01
正视自己的“普通”
韦神很牛,参加两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都可以满分夺下冠军,还拿下一堆的数字竞赛金奖。
你只看到韦神对数学的专注,从小到大,你知道他在数学方面付出过多少努力吗?
你只看到韦神的开挂人生,你知道他出生在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的家庭,从小就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装备”吗?
我们都希望拥有开挂的人生。
就像蜘蛛侠发现自己可以飞檐走壁,除恶惩奸,成为人们的英雄。
就像张无忌,误打误撞就能练就一身武艺,行走江湖,所向披靡。
但现实真的很现实。
我们希望进步的第一个进步,应该是正视自己是个普通人,没有可以开挂的天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所以,先承认自己的“普通”,要读点书,给自己积累点知识。
02
设定舒适的目标重复做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向上的力量》(九边著),书中将人的训练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训练区与挑战区。
说的是,人喜欢呆在舒适区,只有不断训练,才能到达挑战区,当训练和挑战越来越多,舒适区的边界也会越扩越大。
读书要占用本来用于娱乐的业余活动时间,如果设定的目标太难做到,就很难实现。
如果把坚持读书视为训练事项,那训练的开始就要先降低目标。
设定的读书目标处于舒适区
我们领导分享过一个观点,如果有一天想要转型,只有才华才能支撑梦想,因此每周给自己安排2小时,坚持读点与工作有关的内容。
如果每周读书2小时,我们来计算一下。
一周7天有10080分钟,一周按5天8小时工作制需要将2400分钟投入工作,也就是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有7680分钟。除去每天睡觉8小时,一周的业余活动时间还有4320分钟。一周坚持读书120分钟,仅占业余活动时间的2.78%。这么看,一周拿来读书的时间真的不多。
一周读书2小时,也就是每天读书17分钟。坚持一年(按360天计算),你已经读了6120分钟,即102个小时,读书时间才占一年时间的1.18%。
从每天读书17分钟开始,这是处在舒适区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我们是可以舒适地接受的。
在舒适区中坚持每天读书
我们确定了一天读书17分钟的目标后,就要坚持去读书。
开始时可能坐不住,一拿起书还没开始翻,就想拿手机。
那要怎么才能坚持呢?
舒适的目标不仅仅只设定时长,还可以设定让自己舒适的内容,可以是与兴趣相关的,可以是与工作相关的,也可以是与生活或思考相关的。
如果你习惯翻阅微信公众号,可以选择与你工作或兴趣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公众号文章来读。每晚读几篇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习惯看短视频,可以搜索你正在关注的领域或专业性话题,找到相关专业分析的短视频。每晚看几个也差不多了。
如果你习惯看电子书,在阅读APP中下载一些有营养的书籍,每晚坚持看一看。
如果你习惯看纸质书,从畅销书推荐榜中选择故事性强的书买回来,每晚在台灯下翻一会。
当读书成为习惯,你会发现,如果有一天不阅读了,你反而会不习惯了。
随着读书的坚持,随着你能静下心来阅读,你快速获取的知识多了,你会发现,17分钟是不够用的,你读书的时间就会变长了。
今年3月孩子的幼儿园举办读书活动月,我和孩子连续坚持了21天的阅读打卡,每天晚上阅读大概20分钟。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我们晚上仍然会一起阅读,很多时候已经能坚持30分钟以上了。
03
在积累中让自己变得“稀缺”
在刘润公众号上看到一篇刘润对谈华杉的文章,他是这样描述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的:“他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以上。大年三十休息一天。其他时间,必须学习。每天学习45分钟英语,从不间断。每天坚持21:30就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非常自律。每天早上5点-7点,用头脑最清醒的时间写作。已经坚持2000多天,从不间断。要求自己在58岁前,写70本书,大概1000万字。”
华杉每天早上5点-7点用来写作,计划在58岁前写70本书,他的给自己定了任务,要用白话写完并注解评论《孙子兵法》、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王阳明的《传习录》,还有两本最好、最精炼的案例集《资治通鉴》和《史记》。
不怕你不够优秀,就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我们领导是个坚持读书的人,他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邓小平时代》([美]傅高义著,冯克利译),正文有660多页。
他说,如果要在转型时能够支撑自己的梦想,就要坚持读点与工作有关的内容。在他的推荐下,我也读了《善战者说》(宫玉振著),《全球房地产》(夏磊、任泽平著)和《置身事内》(兰小欢著)等书。
我们常说在工作中要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无论想转型再出发,还是想向上攀登挑战自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能够支撑自己的梦想。
这种核心竞争力就是一种“稀缺”能力。
如果你承认了自己的普通,又想拥有工作的“稀缺”能力,唯有读书,而且是坚持读与你的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可以是技术要点解读,可以是行业发展分析,可以是经营管理思维,也可以是与你的工作范围相关或周边领域的专业知识。
如果你是个认真的人,可以写读书笔记,强化记忆,还可以回顾学到的专业知识。
如果你感到累了,一时间不想读专业内容,也不妨翻一翻轻松一点,又可以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书籍,让自己有更多的思考,比如稻盛和夫的《干法》和《活法》。
由于你一直坚持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阅读和获取知识,你的专业性变强了,你的视野开阔了,你的思考力提升了,你的“稀缺”能力也就逐渐显示出来了。
写在最后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我们,从小处积累,才有开挂的机会。
读书就要静下心来,每天坚持读一读。
给自己设定一个舒适的目标。
当每天的坚持读书变成习惯,再慢慢加大目标到自己可以接受并能够做得到的程度。
当每天读书已经成为“规定动作”,便可以给自己选择特定领域,专注去扩大知识面,深入去研究专业知识。
当你逐渐将读来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你的“稀缺”能力会让你得益。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开挂的机会会留给有“稀缺”能力并且有准备的人。
所以,读点书,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