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试验一种人际交往的方法,所以我的交往范围似乎从来没有太多的限制,小到几岁的小朋友,大到80岁的老年人,都在我交往范围之内。
从小我能很清楚的知道如何讨老人家喜欢,但是也许并不是讨好,而是真正的享受一种交流甚至是交心的过程,我能很容易的感觉他们心里的孤独,儿童眼中的期盼,我本能的似乎就懂得跟什么样的人就用别人舒服的方式相处,这两个群体其实都有相同的需要,小朋友不一定喜欢讲课讲的最好的老师,但是一定喜欢最爱他的老师,你给他的一次鼓励或者夸奖,拉拉他的手,跟他有身体亲密接触,他似乎就更容易接纳你。
而老人家也是一样,或许更轻松,他只要你静静的坐着,认真的倾听,他就已经很满足了,我小时候跟着两个群体交往,花样百出,给邻居家的老爷爷跳过舞,给院子的小小朋友们开过小课堂,要知道,那个时候我才8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追求一种自在的心理,我跟他们交往,满足别人的内心,我自己其实也得到了内心的满足,若是真的计较太多,渴望别人喜欢你,反倒容易失去自我。
也许很多人会说,你给我说这两个种特殊的人群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我想要跟其他的人处理好关系。
我害怕生活在缺爱冷漠的环境中,于是现在这个年岁时,走到哪里,我便努力营造一种开心快乐的气氛,尽量体察每个人的心里感受。其实这就是与任何年龄段人相处的终极法则。
良好的沟通从体谅开始,却会止步于你吝啬赞美。有些人似乎觉得过多的赞美,显得造作虚伪,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即使是开始你真的违心说了一些奉承的话,可是它并不是雁过无痕那样,我相信只有善意的引导才能引发更多善意的回馈。
它会让你真正的开始欣赏你赞美的那个人的优点,因为在说话之前,即使优点不易发觉可是不代表无法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对方的优点。如果将这些善意话说出的,那么会更聊天开一个好头,好处自然不用多说,而我在这种慢慢的修炼中,快速找到别人身上独特之美便不是一件难事。
可在我看来,老年和孩童的需求你才能看到人们最原始的欲望,被利欲熏心掩盖下每个人的真实的内心诉求。耐心,爱心,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三大法宝。而我所说赞美之词,也自然而然脱口而出,先解决气氛,再开始真正的沟通。
当我不知道如何说话时,甚至觉得尴尬之时,我会做一些小动作,比如端茶倒水或者帮别人拿下东西,有时候也会问些问题来打破这种局面。我总归是害怕和人独处的,但是熟悉了之后又会无话不谈。
与男性的相处我始终做不到很自在,对于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把他们当男性看,在内心将他们偷偷的转化成女性,等到适应了,再将他们“变妆”回来。但是跟男性的相处虽有好转但是依旧是不够的,其实真正的进步,是读研究生时,周边同学师兄大多都是男生,跟他们相处下来,才发现,一个二个都可爱至极,并不可怕,我才慢慢懂得如何同他们说话沟通。所以沟通其实没什么太多的诀窍,无非跟学习一样,注重实践和反馈。
我是一个超级慢热的人,在我看来我应该是最不擅长交际的人,所以我本不应该写下这些看起来没有实质用处的鸡汤,可是写下它无非是让我提醒自己,不论与谁交往,都要把握住人普遍的本性——向善和好为人师的心理,来帮助自己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