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差到上海项目,与项目经理沟通闲聊时,谈到了年龄,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竟然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人生中最美好,最有价值,最有宝贵的时间,竟然不知不觉中就这么流逝了;
年龄越大,越感觉时间飞逝的太快;17年才感觉刚刚开始,今天都已经4月17号,一年的三分之一过去了。
“过去的三分之一,我都是怎么过来的,我都做了什么?”
疯了,竟然都想不起来,感觉每天都差不多,也没有太多的不同!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在这个世界上多久,而在于你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获得怎样的结果。
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信念是“人生苦短,就这一辈子,不能荒废,不能虚度,一定要过有意义的一生。”
可回头一看,都是自欺欺人,都是自嗨型的表达,都只是说说而已,根本上升不到所谓的人生信念。
过去的三分之一人生,其实跟我的每一天有什么区别?(以后再不能倚老卖老,以为你走过的桥比别人的路还多,其实你只是在同一座桥上来回溜达,人家已经走过了曲折小路、林间小道、高速公路,甚至开拓了全新的道路。)
之前的文章,自己感悟是可以通过写作,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多角度、多维度的认识自己;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内在写出来的时候,那么,他就在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了倾述这个动作,倾述者本人才确认了自己存在——正是在自己的故事和文字里,你找到了自己。
今天,因年龄,突然感悟:时间有限,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有意识的延展生命的长度,加深生命的厚度,丰富生命的温度;
米兰昆德拉的一个洞见: 人并不是突然死去的,而是慢慢死去的,因为我们活在自己的记忆中,而当这些记忆一点点消失,我们就在一点点死亡。但记忆是不可靠的,如果你不记录你的生活,你就在一点点死去。
愿自己,不在重复的生活中,走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