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活着是一件与痛感相随的事。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么你还活着。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你才是人。(列夫·托尔斯泰)
这
托尔斯泰说,所谓慈悲就是,无论伤害发生在谁身上,你都能感觉到疼,而不是庆幸不是自己。
如果说聪明是一种天赋,那么善良就是一种选择。希望所有人,都能向善而生!
共情
共情能力(EMPATHY)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被视为社交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共情能力:源于本能,更需修炼 共情能力又称同理心、移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一般被定义为将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理解和感受他人经历的能力。高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更为理解他人,能对他人的处境和行为作出准确的解读。而低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无法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行为,因此也常常被看作为冷漠或麻木不仁。
共情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1988年神经学家注意到猴子在自己执行某种动作或者观察其他猴子执行同一动作时,都会激活大脑中的某个特定区域。这一区域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随后,神经学家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动物都具有镜像神经元。这种神经元使得动物个体在观察到其他同类动物个体的某种经历时,如同自己照镜子一般,似乎也有了相同感受和经历。镜像神经元及其作用机制的发现,证明了共情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真实的、来源于生物本能的一种能力。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心理学家认为,共情能力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别: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情感共情指情感上感知他人并作出回应的能力,包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怜悯之心,以及因看到他人受苦而产生的自身的不安与焦虑感。认知共情则专指从他人的思维或心理状态出发,设身处地地感知或预测他人的能力,包括采用他人视角设计策略的能力,以及对电影或小说中虚构人物的代入能力等。
共情能力有效提升教育品质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基于实证研究的证据表明,共情能力能提升课堂的参与度,更好的交流效率,更少的校园欺凌以及更少的学生攻击性行为和情感障碍等。同时,教师自身的共情能力和学校的共情文化也是提升教育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情感比认知在大脑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在高压力环境或者感受到危险的情况下,学生认知能力所对应的大脑区域将难以正常工作,共情能力强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感知到课堂的实际效果,排除课堂中对学生情感不利的因素,从而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这种课堂中的共情氛围,进一步扩展到学校层面,校园的所有成员就能彼此信任和相互支持,学校也能成为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高效自组织系统。
共情的反面是自我为中心,也就是,只能看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来说,是看不到的。也不能说看不到,就是会超过他们的理解范围,对于他们大脑里的程序来说,是难以进行运算的。
不能共情别人,会导致他/她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和反应。就好像只能用一只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这种心理上的盲区,对他/她来说,是很大的困难,会引起他/她内心的恐惧。
自负呢,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的时候,在认知上不能充分地理解别人和这个世界,会带来不安全感。为了抵御这种不安全感,所以就需要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够强大的、够好的。来合理化自己的存在。同时也会去强化对于自己已有的认知的相信,所以就可能会有点偏执和思维固化。然后有可能会无意间习惯性地贬低别人。但自己不觉得,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开玩笑,甚至是善意的玩笑。
攻击呢,也有两种。
一种是,对方有情绪,需要他/她接住的时候,他/她会把对方的情绪视为对自己的一种攻击。比如一个人哭了。有共情能力的人的反应是:你怎么了呀?抱抱你。没有共情能力的人是:你又怎么了?哭什么哭!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能满意?这就是自我为中心,不管对方怎么表达情绪,他/她还是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没有办法代入到对方。他/她会对对方的情绪恐惧,会爆发更大的情绪,来对抗/压制对方的情绪。
另一种呢,就类似过度敏感,情绪不稳定。
因为缺乏共情能力,缺乏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所以很多事情对于他/她来说是不合理的、难以理解的。这就很让人害怕、很没有安全感。
这就很让人害怕、很没有安全感。他们的受害者心态就会很严重,觉得总有刁民要害朕。
所以就会很敏感,很容易激动。一激动的时候就会有攻击性,情绪就会非常不稳定。在意他/她的人,要么就是要心量特别大或者不敏感,要么就是要小心翼翼地去跟他/她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压抑自己。不在意他/她的人,或者是没有比他/她跟成熟、稳定的人,就会跟他/她冲突,进一步造成人际交往中的挫折。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不只是缺乏对别人的共情能力,也会缺乏对自己的共情能力。
因为情绪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处理的事情。他/她没办法接住别人的情绪,也没办法接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当他/她自己的情绪出来的时候,就会膨胀和放大,就必须要爆发出来,也就是全能暴怒。对他/她来说,这是唯一处理情绪的方式,是一种本能的强迫。
这种爆发对于身边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但是他/她理解不了。他会觉得我只是直性子,我爆发出来就没事了呀,不然我还能怎么办。然后就有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需百姓点灯”的感觉。就很双标,在他/她的世界里,自己爆发就是合理的,对方有一点情绪就是不合理的。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沟通能力就会很受限制。
并不是说他们表达能力不好,他们的表达能力有可能会非常好。但是当沟通中,一涉及到情绪的时候,他们就会应激,进入到防御/攻击/压抑的模式。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来说,“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在沟通里是不存在的。所以对方就会觉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好好沟通呢?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心理上就是不成年或者不成熟的。
在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情绪是沟通很重要的一部分。哪怕吵架,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但是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来说,一旦有情绪这个无法处理的因素介入的时候,沟通就不存在了。就会进入到一个对抗、fight的情景里。
沟通的目的是增加彼此的了解,在旧有的共识破灭以后,建立新的共识,是双赢的。但是对于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来说,就会变成了要么我赢,要么你赢。但不管谁赢,缺乏共情能力的人,都会聚焦在自己受伤了,而我因为对你的爱压抑了这个伤,我为你牺牲了太多。所以还是双输。
所以有的时候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会极端回避,宁可躲到壳里,也不会愿意跟你沟通。对方会觉得是冷暴力,但其实对他/她来说,可能是出于爱和对双方的保护所能选择的最优解。
缺乏共情能力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变成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自恋,就像我前面说的,自恋/自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缺乏共情能力和进行的自我合理化的代偿。所以NPD们往往是又自恋又自卑的。NPD之所以会隐藏得比较深,是因为缺乏共情能力本身,在我们之中是一个非常普遍地现象。
因为每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一定是自我为中心的、极度自恋的。因为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在围着你转,自我为中心是我们的生产手段,是必然合理的。然后随着我们慢慢长大,自我为中心这件事就渐渐地不合理了,而这个不合理就会推动我们发展共情能力,变得成熟起来。没有发展起来共情能力的人,就会发展自己的ego,拧巴,但是也勉强能用。因为是勉强的,所以内在空间就会很窄,就会很不稳定,也就是我们说的,自尊水平很低。我们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问题,只是程度上的区别。所以NPD其实并没有跟我们其他人有那么大的差异,只是程度极端了一点。当一个人近乎完全没有共情能力、完全不能代入别人换位思考的时候,差不多就是NPD了。
但NPD会辩解说,我很善良啊、我很富有同情心呀、我很爱别人呀、我愿意为别人付出和牺牲啊!凭什么这么说我?这些都对,但是这些都是偷换概念。善良、同情、爱,这些都不能等同共情。所以我们跟NPD吵架/沟通,是很难赢的。
因为NPD为了保卫自己,也就是“自我”这个概念,会竭尽全力,你一不小心就会被带偏了。所以NPD会很难进行反省,很难去探索自我的内在,很难愿意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就是“我不够好”。普通人、心理成熟的人,会意识到“我不够好”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我本来就是发展和进化的。
但是对于NPD来说,“我不够好”会颠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会激发最底层的生存恐惧。没有到NPD这么严重的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会带着这个恐惧,去进去自省和对自己的帮助。
缺乏共情能力是怎么造成的?
像谢尔顿这样天生的是少数,我们就暂且不讨论。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成长环境中的养育者、也就是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能力。当你没有充分被共情、当成一个被共情的对象的时候,你就会缺乏这个能力。
所以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往往既有来自在原生家庭不被共情的创伤;又有因为自己缺乏共情能力,在生活、人际交往中常常碰壁而造成的二次伤害。(double kill.)
而在当今的社会里,父母缺乏共情能力是一种非常普通又广泛的现象,因为我们的爷爷奶奶们就更缺乏共情能力。我们的父母们会觉得,我不像你爷爷那样天天打孩子,就已经很不错了。然后缺乏共情能力这件事情,就会像“财富”一样代代传承下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代人都会越来越敏感,痛苦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共情能力”这个词才会渐渐被摆在台面上来说,对于我们父母、爷爷奶奶那一辈,甚至“共情”这个词在他们的认知里都是不存在的。
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也会对别人很好。
但是这种好呢,更像是一种讨好。他/她也会用心对你,但是因为他/她的心是窄的,所以对你好的方式也是有限的。比如我们的父母,对我们好的方式往往就是给钱、给饭吃等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在他们能理解的范围里,会尽力对你好。在他们不能理解的范围里,会做得很不够或者是伤害,但是这个部分对他们来说是看不到的。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怎么做对方都不能满意。又很困惑,要么会觉得对方是白眼狼、不懂感恩,要么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写到:比起你自己的悲痛,对他人痛苦的同情更能使你流泪——这是相当伟大的事。许多人都是这样,对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挤不出一滴泪,但对挚爱的朋友的遭遇却潸然泪下。
培养孩子“共情”的关键:学会接纳别人的痛苦
我们喜欢向朋友分享自己的开心愉快,但是我们更愿意向那些在我们处于低谷愿意接纳我们的人敞开心扉。我们更渴望向朋友诉说的是自己的难过而不是愉快,而那些在我们不愉快的时候依旧给予我们关注的人,比我们一起开心快乐时光的人,在我们心中更加亲密,被他人接受痛苦与难过也带给我们更大的满足。比起分享快乐,我们和愿意接纳我们痛苦的人关系更为紧密。所以培养孩子的“共情”的关键就是教会孩子接纳他人的痛苦。
家长带孩子做义工和志愿者,不仅是要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痛苦,更要教孩子接纳他人的痛苦。教会孩子,如果他人发生痛苦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别人注入心理支持,让他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代替别人去解决他的问题。不过,家长要教会孩子接纳他人的痛苦,那么第一步家长就需要以身作则,接纳孩子的痛苦。告诉孩子虽然我不能感受你的痛苦,但是我尊重你的痛苦,接纳你的痛苦。孩子犯错或者有什么委屈,家长先别责备,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很关键。
很多人觉得,生活都这么艰难了,还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别人很麻烦,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这么麻烦,就不想培养孩子的“共情”心,而且就算孩子没有“共情”心不考虑别人感受,也可以每天活得特舒服,自己乐呵什么都不想,有点事就怼天怼地。可是从从长远来看,共情能力差,无法接纳他人的痛苦的人是难在社会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