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艺术家是我平常打交道的主要群体。我说的艺术家,不要误会成艺术成就特别突出或者特别有名的艺术家,这里是指从事或学习艺术的一群人,他们通常习惯自称或被称为“艺术家”。
刚开始他们是让我特别抓狂的一群人。发过很多遍的通知不看,或者看不懂,做事毫无条理,不会写简历,文章语句不通顺……总之,在我眼里真的是异类了。毫不避讳地说,我一开始很怀疑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怎么生活的,毫无规划地工作、学习,做过的决定朝令夕改。
一、如何面对没有文字的世界?
直到某天,我开始想象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文字,会从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好像有点儿能理解他们了。如果没有文字语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得是图形化、形象化的,或者是绝对抽象不知所云的。当我试着抛弃文字做一件事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我脑中建立的一切联系都是基于文字的,当避开文字的时候,能蹦出来的全都是诸如吃喝拉撒的事情。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其它任何事情脱离了文字好像都失去了意义,都成了毫无关联的散沙。
我是普通中学到综合类大学出来的,一直接受按照学科逻辑的思路整理出来的教育内容。文字是我接触外界必不可少的媒介,同样就这样规定了我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有逻辑关系,有目标、计划、实施和效果。对任何事情我习惯于预测和评估,所以对于事情的规定必定会回到文字来,如果一件事情不能用文字来表述,或者赋予意义,所做的一切都会显得虚无。
而艺术家,很多都是从美院附中或者其它艺术类中学、高校毕业的,他们习惯于用感官通过感觉学习,他们的产出也是如此。他们与对象的接触是直观的,不必通过文字。像绘画、雕塑、书法等等,通常是老师写给你、画给你、做给你看,怎么可能通过语言讲给你?所以他们接触世界的方式与我不同,我是文字思维,而他们是形象思维。因此我们的世界不同,当接触到实物,于我更多冒出的是抽象的文字或概念,于他们是直观的感受。举个例子,有些人做一个人体,不会知道绝对尺寸是多少,他们只是知道每个部位的相对比例,把握整体效果全是凭感觉。
二、无概念纠结无烦恼
为什么我们刻板印象中总觉得艺术家潇洒,因为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没有理性概念,也不会去衡量,因此不需要纠结。当然艺术创作中认真起来还是要纠结,我是指对于生活中的事情,于他们并没有切身的概念意义,也就没有了纠结的必要性。但是我的世界,充满了概念,从一个点出发,形成一句话,再扩展成一段话,最后能成为一篇文章。
另一方面,文化虽然更多是以文字的方式记载和传承下来,但在文字思维之中,存在着限制。文字思维容易衍生出更多东西,例如现实当中没有的,或者看不到的。这些推动人类把概念想法变为现实,用逻辑和理性去构建一个精密、可控的世界。而另一方面,因其抽象,往往会造成对同一概念、事情的实际理解差异,导向凭空幻想、误会或压力。在文字思维特性造就的矛盾中,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陷入自己铸就的困境当中。人的烦恼,都是源于自身的思维。反观我们的文字思维世界,有多少是客观真实的呢?又有多少真如我们所想?
三、构建平衡的世界
不少艺术家直言讨厌文字,怀疑知识,讨厌理性与逻辑,将其视为枷锁。我内心会反驳,因为知识素养是基础,理性与逻辑是提升感性与创造层次的必需品。现在我意识到,或许我与他们是两个极端,都没有实现平衡。又或许,我是错误运用了自己的感性与理性,否则面对生活我不该是如此紧绷,如此无力。艺术家脑中的形象,不会造成具有价值判断性的概念,因此他们少了很多做选择的麻烦;而我脑中所具有的,全都是概念,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意义,并具备价值倾向性,让我感到紧张,尤其是面对不同意义和价值概念的选择,总会患得患失。这何尝不是幻相丛生的原因?
另外,由于缺少逻辑思维、线性思维,艺术家对时间几乎没有概念。相比效率,他们更在乎一件事情是不是完成了,完成得怎么样,所以他们并不紧张。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自由艺术家,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我衡量一段时光的方式可能是投入产出比,他们可能只是关心作品本身而已。如果真是这样,我觉得他们的状态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