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的赋能课真的是干货满满,让我又一次刷新了认知!
首先是学习风格的测试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测试出孩子学习的风格是视觉型、听觉型、还是动觉醒?这个测试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如果家长清晰地知道孩子的学习风格,就不会强迫视觉型的孩子每天坚持大声朗读,也不会强迫动觉型的孩子让双手安静下来听课,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安全感”,适得其反。
其次,一定努力去做一个欣赏型的家长。现在的社会是在拼,老师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尊重他们,并在他们的鼓励中得到学习最本质的快乐。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生命状态是孩子学习状态的基础,父母有一个好的生命状态,孩子才会走在正常的学习的道路上。学是觉悟,是顿悟;习是数飞,是行动。这样的生命状态的孩子,就算遇见差劲的老师,学习也能够搞好。
想要陪伴好孩子,家长一定要陪孩子建立好前概念的资源或习惯。认识学科老师、预习都是在建立前概念,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老师一定要对任教孩子的班主任和老师,甚至校长以及学校,都要做足功课,帮孩子做好前概念常识,这样才能帮孩子与现在要接触的东西产生连接;让孩子养成预习功课的习惯,也是这个缘由。
最后是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学习者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努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和态度的终身过程。童年时期,看世界才有世界观,做大量事情才有做事的经验,这样才能够刺激孩子真正学习的产生!“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是广义学习最简练的总结。
可惜,现在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全被圈在“学校狭义学习”的的圈子中,不断的内卷。不能从“广义的学习”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孩子就没有没有自我价值感,没有学习价值感,更不能发挥内核的作用,而只是在发挥盔甲作用。因为如果失去内核的作用,学再多的知识和方法,仅仅是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更结实的盔甲。看上去很努力,每天很勤奋,但是从来都没有寻找到生活的意义、价值感和使命感,所以工作和生活只能会越来越累。所以,徐海文老师发现了“空心病”病症,据说“北大四成的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的北大学生厌学”等等。
听完导师的赋能课,我深刻的认识到家庭的责任、家长的责任!导师说:“学校只能干一种重要的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只会是锦上添花,绝不会是雪中送炭。学校最多影响的是才,而家庭影响的却是人。一个孩子的成长最终完成的一定是人的成长,所以家庭教育是根本!我们拒绝培养仅仅有才而不是人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长,责无旁贷!
万玉娜每日一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