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瞎说)这是第三章,老子继续讲述无为,并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推崇贤才,让百姓互不相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珍爱难得的物品,百姓就不会有为盗的欲望,“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耀能产生欲望的事物,民心就不会疑惑。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不尚贤,古人尚贤的目的是什么?选举官员和教化民风,选举官员这块基本就没什么效果,可以想一下后世被孔孟之道熏陶过的学子都会朝当官夕贪污,以贤人的水平怕是也高不到哪去,教化民风更是扯淡,认为高尚的人可以不自觉影响周边的人也让他们高尚,周文王当政连百兽都受到驯化,然而传说始终是个传说。那么按老子的不尚贤,是否可以使民不争?难说。
不贵难得之货呢?可以想象如果金子钻石和土豆白菜一个价是什么情况,那肯定是你绝对买不到。不见可欲,这条很有意思,现实中也有这个基调,之所以强奸犯出现,是因为有的女人穿着暴露,是不是很像?怎么说吧,总有种高估或是低估人欲望的幼稚。
其实老子的治国思想在某种程度能行得通,但必须地方要小,像一个小部落或小村子,可以实行这样的方针,而治理一个大国,这种理念就行不通了,需要更为复杂的方略。实际上在《道德经》后面,也构建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生活方式,但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人口增多生产力低下怎么办?遇到灾荒怎么办?而且人本身就是群居动物,需要和别人接触。
下面一句是接着上面,是以圣人之治,后来的一连串,不知别人看了怎样,在我是要骂娘的,妥妥的愚民啊。
虚其心,弱其志,实际是一个意思,就是不让老百姓瞎想,然后呢?实其腹,强其骨,也一个意思,让他们能填饱肚子,养得白白胖胖,无知无欲,基本和头猪一样,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再敢胡作非为。
而纵观历史,都是这么干的,而且还很成功,但很多人没有做到填其腹,于是就反他娘的,周而复始。
对于这句话当权者喜欢,鲁迅肯定很讨厌,我这里引用他的一段原文: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普通人在古代的生活状况,他需要面对国家的赋税徭役,在村里有恶霸和豪绅,镇上则是官差,每一样都可以压的人喘不过气,谁都可以来欺负你一下,遇上灾年饭都吃不上,所以是很苦的。
当然老子是站在当权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要不出乱子就可以,管你百姓过的好坏。所以诸子里我是很佩服孟子的,他首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也正是有他,于是多少还有一两个有良心的,老百姓也可以勉强喘息。
其实孔子也有句疑似愚民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民众随他们怎样,但不能让他们有知识。然而这句话还有个很严重的断句问题,而且一断句整个意思也变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就变成民众要是水平到了,就可以由他们,要是不行,就教导他们,使知之。孔子是作为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的,并说不管谁只要提块腊肉我就可以教他。所以我更倾向使知之而不是不可使知之。
后面“为无为则无不治”,依然是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
仔细一想,无为不也是一种有为吗?就好像你考试遇到选择题不知道选哪个,于是空着,虽然没有选择,但不选择不也是一种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