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效应 课程分享20
这是通识选修课《经济研究中的计算方法》第七讲的内容之一。
一、禀赋效应
当你拥有一样东西之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查德•塞勒教授的“禀赋效应”理论。
拥有时的快乐,和失去它的痛苦,哪一个更大?“怕麻烦”是一种什么心态?为什么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这几个看似风马牛不及的问题,其实背后都隐藏着同一种心理效应——禀赋效应。
二、损失厌恶
理解心理学的“禀赋效应”,需同时了解“行为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损失厌恶”。
纽约有位叫夏皮诺的心理医生,他请了一批人来做实验。选择:第一,75%的机会得到1000 美元,但有25%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第二,确定得到700美元。虽然一再向参加实验者解释,从概率上来说,第一选择能得到750美元,可结果还是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选择。大多数人宁愿少些,也要确定的利润。
假如你同时有两份工作机会,别的条件都一样,唯一的不同是一份工作的年薪高1000元,另一份每年多五天年假。你觉得两份工作都可以接受,用经济学术语来说,1000元薪水和5天年假的效用相等。其中一家先打电话通知你,你欣然接受。过了一会儿,另一家也打电话给你。此时,你十有八九会拒绝。
虽然几分钟前,你还觉得两者没有区别,但当你接受了第一份工作后,你已经拥有的1000元薪水的效用就增加了,大于你没有得到的5天年假。
理查德•塞勒教授说,这就是“禀赋效应”:当你拥有一样东西之后,你对这样东西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拥有它时。“禀赋效应”是“损失厌恶”心理造成的,因为“失去这1000元薪水”的痛苦,大于“得到1000元”(等同于5天年假)的开心。
“损失厌恶”的前提是“拥有一样东西之后害怕失去的感觉”,它暗含着一个假设,你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判断,常常是非理性的。理查德•塞勒的“禀赋效应”,就证明了这个假设。
其实,禀赋效应就是中国的成语“敝帚自珍”。连塞勒教授本人都承认这一点,并赞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同时感慨,为什么没有把它发展为心理学或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
三、理查德•塞勒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男,1945年9月12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先后在凯斯西储大学取得学士学位(1967),罗彻斯特大学取得文学硕士(1970)和哲学博士(1974)学位,芝加哥大学教授,系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现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Robert P. Gwinn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塞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决策心理学。此外,塞勒的研究领域还包括金融学领域、决策心理学。是行为金融领域的创始人之一,研究认知限制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在行为金融学方面,塞勒研究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塞勒的学术观点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很多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经常被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1980年,塞勒提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称原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假设5年前,你花50美元买了一幅油画。这位艺术家成名,油画价值涨到1000美元。设想你愿意出售这幅画的最低价位,同时你愿付多少钱买幅品质相当的油画。可能的结果,是多数人在卖油画时要价较高,而买相似品质的油画时愿意支付的价钱较低。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由于害怕损失,人们在出卖商品时会索要过高的价格。
2017年10月,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宣布获奖后,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描述塞勒的研究(非全部内容):
理查德·塞勒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
理查德·塞勒开发了精神会计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单独的账户来简化财务决策,重点关注每个决策的狭隘影响,而不是整体效应。他还表明,如何厌恶损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它时比其他人更重视同一项目,而不是不称为禀赋效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