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两股现金流折现后
年终岁末,好多家庭又被一股紧张笼罩:要期末考试了。
整整一学期,夜夜辅导陪读、日日早送晚接、天天校外辅导、每每老师赔笑……都是各种心血付出,都是精力在投入,金钱在押注。
各种保全退让,为了什么,长远不说,一学期结束了,还是得有个小结吧。于是这孩子的期末成绩,以及这成绩奠定的班级排名,排名后各科老师的点评教诲,过年时走亲访友的席间议论……哎……不免又聚集成一个群体性压力小高潮。
有家长还PS自娱了一张海报,说期末考试堪称是“年度国产灾难大片”,佩服这幽默感的背后深刻的洞察力啊。
大多数的家庭,年底的紧张,还因为另一个事儿:单位的年终绩效评定。
不少企业的年终奖在年薪中所占比例不小,所以年终绩效评定的数值高低直接决定着年薪总额的大小;何况这还不单单是过去一年的收成,还事关未来一年的发展。
两项叠加,家里闻出了些淡淡的“年关”味儿。
如果把家庭视为一个利益整体,祖孙同堂,成员间不做计较,把价值观也简化单一得只有财务一个要素。那么,这两件事就简化成了两股长长的现金流:
教育投入,是20年左右的现金流,持续投入,所以为负;
薪水回报,也是几十年的现金流,都是收益,所以为正。
问题简化后,就可以用经济学的逻辑和投资的工具,模拟出几个情景分析来。
假设利率都是长期无风险利率,5%;以毕业工作的时点做为比较的时间点,教育投入算到毕业时间点的终值,薪水收益则也折现到毕业时间点的现值,模拟出来的几组数据就特别有意思了。
(“换行”专利,引用请注明出处)
Excel拉出来的表格,数字冰冷,结构粗暴,但每个数据后面都有鲜活的故事,每个故事真切代表了遍布中国大地各大城市的各类家庭。
02.典型中国家庭的教育投资
海淀的教育全国闻名,戏称军备级竞赛,小强的父母都是这场竞赛的胜出者,两人本科都毕业于C9;强妈有美国MBA学位,目前中国硅谷“上地”某独角兽企业担任高管,年薪百万;强爸自己是红三代,海龟,有自己的公司。
小强的日常主要是姥姥姥爷操心,二老是大学老师,坚信家族优异的基因跟孩子的成绩必须是正向强相关。
小强的学校必须是海淀第一梯队的牛校,从出生开始,各种学校学费、课外辅导班、家教授课费、外教学费及接送费、校外学习活动、学习赞助和社交、备治学习材料等等直接费用,加在一起每月都是一两万,一年下来最保守预算是15万。
小强持续25年的教育投入期,按最低15万年投入来看,5%的利率计算,投资为716万。
小强不负重托,25岁研究生毕业后,职场顺风顺水,勤恳工作直到55岁退休,累计工作30年,月薪平均可达5万,年均60万,去除在国内高薪30%的税赋,折现回来,30年的财务累计收益是538万。
所以,小强的情况,538-716= -178万。
教育投了这么多,何时回本?
03. 教育投入很好,但盲目投入很可怕
教育这项投资,不是砸钱越多越好
这个数字可能会让很多人乍舌,这毕竟和我们所以为的不一样。事实上,绝大多数家长或者个人在做教育投资的时候甚至都没有考虑过回报的问题。不是认为不重要,而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花的越多,孩子以后就会赚的越多。其实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比投入的金额多少更重要的是,投到了哪里去?
为什么?如果直接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投资都有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不了解的可以问度娘)也就是说对教育的基本性投入能产出的收益是最大的,再往上加,收益就会递减。各大高校最近都在发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约为12.78 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约为14.60万元。本科生年薪集中于9-11 万元,最高可达42万元。研究生年薪则集中于 10-13万元,最高可达48万元。其实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薪酬差别并不想我们想象中那么大,相反,行业间的薪酬差距比学历带来的薪酬差距要大很多。
投的不止是钱,还有孩子的时间,都是稀缺资源,机会成本巨大
上面的案例是城市中不少家庭的缩影。如果纯属工薪阶层,薪水收入之于家庭意义更大:每月的薪水多少是可以“带回家收入”?而带回家的收入里又有多少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有限可支配的收入应该用在怎样的教育投资上?
除了钱以外,更稀缺的是孩子的时间,除去吃喝拉撒睡的10个小时,每天刚性可用的极限是14个小时。花钱的同时其实也意味着把孩子的时间都花在了各种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上。而这些是不是未来对孩子职业发展最有帮助,回报最大投资呢?
即使是读到博士,在30岁之前我们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也要宣布结束,而未来更长时间,三十到四十年都是职业生涯(据说人的寿命会延长,这样的话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会更长)。所以的学习和教育投资都应当以职业发展为目标。而现在,有多少投入巨资和大量时间学到的东西最后被束之高阁?而很多对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培养却无人问津?花那么多时间在学这些东西上,是否花了哪怕十分之一的时间在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甚至是应该学什么上?
职业发展是大量缺失,但非常重要教育内容
在我们的经验里,那些职业发展好(当然很大程度上用收入来衡量)的人,都是有着比较好的职业发展素养,职业目标明确,从最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擅长什么,对各行各业了解通透,进而做了更优的职业选择的人。可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非常的少。更多的人都带着备考应试教育和补习班跑量式的学生思维,继续运维职场。
近期跟很多青年海龟交流职业发展。简历都很漂亮,看得出来,父母在过往二十几年都有持续高额投入。然而,普遍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没有目标,对职业发展的困惑都比较初级,对事业的准备和职业的考虑严重不够,这方面的成熟度和责任感与受教育水平完全不符,而前者恰恰又是在未来三十年甚至四十年职业生涯中更为重要的事情。再对照已经在每位身上累计几百万教育投入,不免有点感触。
很多家庭普遍重教育,轻职业发展。可能很多家长开始关心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通常都是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才去临时抱佛脚,到处找人打听哪个专业好,就业好,将来更有发展前景。殊不知,之前很多的教育投资早就已经背道而驰。
04.教育,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
教育不只是分数、学历、名校、考证这些传统追求;新的时代对人才的持续学习能力提出实质革命性的要求,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才是更敏捷实用的理念。
另一个典型的情况是现在有些国外好学校的博士项目,不太愿意录取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因为学校最希望博士生能够热爱研究,未来也想从事研究,所以国外大学博士生一流的都是进大学。但是发现很多中国学生目标并不明确,也不是真正喜欢研究,申请博士知识惯性使然,因而毕业后能真正从事研究的很少。既然不热爱做研究,花在上面数十年的时间金钱难道不是一种浪费?
“职业发展”是一门非常务实的学问,没有上千个中高端人才的深度咨询案例和多年的持续跟进,以及百余个上升行业的深度研究,是不可能提炼出核心的职业发展理念和实用的发展方法的。遗憾的是,这些教育虽对每一位人才的发展都极其有用,但目前不仅家庭涉足很少,大多数院校几乎完全没有。
我们最初只是给商学院的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系列课程,因为商学院的学生普遍更重视职业发展。但是越来越发现,不仅仅是商学院的学生,职业发展是所有职场人士都应该学习掌握的,否则,这个问题迟早会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以某种形式凸显甚至爆发出来。而且越早了解,越早获益。其实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就应该有职业发展的理念。而对于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的阶段,就应该有教育投入以职业发展的目标的理念。后来我们干脆把职业发展做成了在线课程,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个人和家庭以更轻便的方式获得,尽早筹划。
教育投入那么多,应该以职业发展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