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77,9-6-1,万章章句上6-1》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之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
今天是丁酉年丁未月乙卯日,闰六月初五,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
这一章,万章向孟子请教公天下和私天下的问题。
万章说,人们都说,尧舜是高尚的,大禹不够高尚,怎么说呢?尧和舜二人,以天下为公,不传儿子而传位给贤能的人,但是到了大禹,德性就衰败了,所以不再保持传位给贤人的传统,一改而变为传给儿子了。所以,从大禹开始,公天下就变为私天下了,请问,是这样的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天子不能把天下指定送给谁,既不能指定把天下送给贤人,也不能指定把天下送给儿子,不管说这是传统也好,制度也好,公也好,私也好,立论就是错的,结论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问题的关键,仍然在天命二字!能够决定把天下传给谁的,只有天。至于人,无论是尧舜还是大禹,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没有这个权力。
这不是演绎论题,通过一件事推出下一步的事儿。这是先决性问题,你得先搞清楚论题本身成不成立,然后才能说因为如此这般,所以这般如此。
如果现任天子的子孙不咋地,而且天意定好了送给贤人,那就会举天下而送给贤人,所以,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其先决性是天意,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公天下的理念和操作。因为天意在贤人这边儿,无论是尧还是舜,都不能违背天命,所以他们传贤不传子。
如果儿孙贤能,而且天意定好了送给他儿子,那就会举天下而送给他儿子,所以,禹传位给儿子启,先决性仍然是天意,不能说到了这里先决性改变了,不能改这个先决性,先决性仍然是天意,不是人们说的大禹有了私天下的理念和操作。这些都是天意在传子这边儿,所以,大禹也不能违背天命,当然就该传子也传贤了。他儿子启,贤能着呢!
启之所以传承家国之位,也不是出于私天下的意图,这些都是后人添加了一些概念,比如说公和私,强调人事的作用,同时把天道给撇到一边儿去,不谈天道了。事实上,真正不能撇开不谈的,正是天道,真正应该优先强调的,也是天道。现在,人们优先评论人事制定的一些规则的好坏优劣,再加上公和私的修饰,争论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忘了天道!
人们只是一味地拿尧舜作为对立面非议大禹,这是历史识见鄙陋的表现而已。
如何不陋呢?掌握天道原理。
现代人尤甚。先入为主地有了“人定胜天”的理念,所以《中庸》第一句开始就不可能读得懂:“天命之谓性”,什么是天命?天命怎么就是人的本体了?理解不了,那是因为丢失了文化中的天命原理,所以,让一位现代中国人学会“天人合一”是笑话,他只有人,天,早就撇到一边儿去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