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学科进修培训,听了一位教授的讲座。
时间安排不合理,上午刚听完半天的公开示范课,中午一点半就开始听讲座,正是每天午休的时间,点儿一到,瞌睡虫就上脑。
强撑着听了十几分钟,实在坚持不住了,加之这位教授的课真是无聊,我也就趴在桌上睡了。
两小时的讲座我睡了前半程,后来被同事叫推醒了。醒后又听教授嘚啵了一小时,真佩服她,挺能引起共鸣的话题能被她讲得昏昏欲睡,翻来覆去地就那几句,愣说了两小时。
看着台下一张张脸面带倦色,她才意犹未尽地匆匆结束了讲座。我想除开炎热的天气以外,她空泛乏味的话也是我们的催眠曲吧。
我就记住了两点:
1.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我们使劲儿教只是好比对着一群不想喝水的牛,硬要给他们喂水。
2. 有位老师不教教材,课堂上学习时事新闻,欣赏音乐,读诗……各种新鲜有趣的材料。他们班学生的班评成绩高出其他班学生十多分。教材只是他们的阅读材料。
我突然醒悟:
1. 我们不就像我们自己课堂上睡觉的那帮学生嘛!我瞬间理解了他们。
抛开他们因为自身原因自我放弃的因素,我们授课内容有多无聊才会让他们常常在课堂上昏睡。
2. 不论大人小孩都一样,有吸引力的内容总能更快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仔细回想一下,当我精心设计、呈现课件的时候,当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的时候,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没有睡觉的。
相反,他们参与得很积极,也很愉快,因为我清楚记得当时他们脸上的笑颜。其实,参与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阅读单词之类的简单易操作的任务。这对于学困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出色完成的任务。
你的课有没有吸引力,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不需要他们说,你观察他们的反应也就一目了然了。
原来孩子们要的很简单,无非是有意思的,真实的内容,可完成的,有成功体验的任务。老师应该给他们提供这些东西,想方设法地持续提供给他们。
虽暂时不能抛弃教材不教,但至少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切合书中主题的材料,呈现给孩子们。一定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