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如果说所谓“人格”教育,“素质”教育,那中国无可厚非有着悠久的历史根基,从上面孔夫子那句话就可见一斑。好像我们自古以来就比较关注人的道德标准、人文发展等理念层面的东西。巧合的是,在当时西方世界的思想巨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认同理念说的标准,认为灵魂不朽,认为思想是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的。这种思想影响了整整几个世纪,一直绵延到19世纪到20世纪。而19世纪中叶美国出现的“实用主义”则彻底实现了理念改造社会现实的使命。
“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几乎被认为是无可争议的近现代美国教育系统的“总设计师”。他认为思想不可能凭空产生。经验在个体自我更新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作用,这种经验是具体的、个人的,是无法被抽取拔高并符合一切客观的存在。正式这种“实证主义”、“实验主义”,把知识从崇高的殿堂似乎又拉回到了地面,认为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人也是“体验”的主体。所以知识必须要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
这种instrumentalism的思想必然会招致许多骂声。比如下面一段外语教师的访谈截取:
外语教学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还是在关注“技”,就是skill-based。我给你教个技术、语言这个技能,你become literate就完了。I can speak, I can write. That's all。但是现在对于literacy的认识完全变了,现在是multi-literacy。我们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到人的发展,我们一直以来把人的本能抛开不看,只看“技”,这样一来就没有whole person的发展。反射到我们课堂教学,背几个单词,学几个句型。所谓用多媒体,就是告诉你这是知识,记住就行了,并没有培养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段话当然没有错,无论是说‘’核心素养”,还是说教育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健全人格,这都已经达成共识。只不过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路径上,产生了两种分歧:
宏观派的学者认为教师的工作来源于对于人类的理解和世界的认识,他们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教学这件事情,认为教师应该把灵魂的塑造视为首要任务。
而微观派的学者则认为宏观的世界观不可能也不应该凭空产生,要从小事做起,通过让学生与真实的世界互动,在互动当中获得体验,从而形成高度的世界观和人文观。
显然,“实用主义”哲学支持的是第二个观点,他们不认为思维、品格能脱离做事情而存在。所谓在“做中学”,就是既反对脱离实际的生活去学习,谈教学;也反对纯粹以官能训练为目的的直观教学。而通过做事情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人格品质,是实用主义所认为的真正的理想的教育。
可以说实用主义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正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美国的教育在19到20世纪很快便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带来了整体国家实力的腾飞,但也并未大量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勾心斗角和道德沦丧,反倒是造就了大批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类命运有着极强同理心的企业家和科学家。是不是恰好证明了“实用主义”真的不仅仅只是“实用”?
两点思考:
1)回到外语上来,交际语言教学一直以“做事”为外语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手段,然而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基于我国国情,多数学生学外语的目的并非为了实际的交流,所以外语教学应该着眼于更大处,也就是所谓的“多元目标”或者“核心素养”。那么,以“做事”为根基的教学到底能不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2)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到底是跟着哪一派走呢?昨天听到了一个说法,说能考试也是一种能力,这是不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