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其实是简单的,但做出行动并不容易。”对于公益这件事,马云如是说。
9月5日是国际慈善日。当天,阿里巴巴2018 XIN公益大会于杭州举办。马云在会上发表了两次演讲:一次是在以“相信小的伟大”的主论坛上,另一次是在以“教育,让美好发生”为主题的分论坛上。
本届 XIN 公益大会由阿里巴巴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和马云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马云还为此次大会拉来了很多名人嘉宾,包括约旦王后拉妮娅·阿卜杜拉、演员李连杰、歌手周笔畅、奥运冠军惠若琪、陈一冰等。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此次的公益大会与腾讯99公益日的启动仪式在同一天举办,分别在两家的大本营杭州和深圳。互联网行业内的两大巨头在同一天为公益发声,当然会让公益议题的声量更大,但两家之间也免不了有些“争斗感”。腾讯一如既往地是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一丹坐镇,阿里则是近几年来对公益、教育领域显示出高度重视的马云。
马云的公益观
马云在阿里 XIN 公益大会上的演讲,比较简要地阐释了这位中国知名企业家的公益观。“慈善”与“公益”两个词相比,马云显然更愿意使用“公益”这个词:“慈善可能是有钱人的权利,但公益应该是每个人的权利。”在他看来,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爱心、能否唤起更多的人一起参与。”
就算马云今年以来的所有演讲基本都是照着稿子读,少了从前“自由发挥”的派头,但他的一些语句犀利依旧:“所以我自己觉得当今世界有很多公益排行榜,本身就不是那么公益,因为是根据你捐款的多少来排名的。”
公益在马云眼中,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基因。“我本人不是很喜欢‘社会责任’这个词,特别是公司内部成立一个‘社会责任部’,我听起来有点怪异。因为不是社会责任部的人应该去干这个事,而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干这个事。”马云言辞锋利:“不是年初我们做的商品对社会有害,我们制造假货、我们销售假货、我们破坏环境、我们制造污染,但是年底我们捐一点钱,似乎变得非常了不起。”
他把做公益比做两个人相爱、结婚:“我认为公益不是责任,而是因为热爱,就像两个人结婚,如果考虑责任的时候,麻烦就会很大,而是因为爱才会在一起。”马云认为:“公益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内在的基因。”
他也再次强调了自己一贯的态度:“公益心态、商业手法”。他说:“但今天,我们往往看到更多的人是采用了公益的手法、商业的心态。”
“花钱其实是简单的,但做出行动并不容易。”马云说,他希望每年的公益大会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思考,可以让大家采取一点点行动。
真·马云
下午的分论坛上,马云发表了闭幕致辞。
在长达40分钟的演讲中,他提到了自己现如今对于发言的谨慎。“人们说你怎么到处都在讲,这讲那讲,其实我是不太愿意讲的。”马云说。
马云把自己现在出去参加的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这个人帮过自己、一定能要还这个情,另一种是答应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但他也说:“人一辈子你会发现要感恩的人太多。以前的我可以胡说八道,反正大家都不信;但现在你说话别人有点信了,压力就很大。”
他还说,现在每次参加活动,他都会紧张三天,“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现在有担子有责任”。
在提到“马云公益基金会”这个名字时,马云则表示自己其实不太喜欢加名字在基金会前头。“我觉得马云是马云,我是我。我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个人,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好,也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坏。”马云说,“当然我的同事说要加名字,代表着承诺,承诺我是很愿意做的。”
所以,今天在现场的人看到的是虽有压力,却也用话语逗得全场哈哈大笑的真·马云。
农村教育薄弱,才更要做
当然,他的致辞主要还是围绕着教育这一命题展开。
马云表示,自己离开教师岗位很多年了,完全是教育外行了,但也因为教育在阿里巴巴发展过程中受益匪浅。其实他进入商界误打误撞,本来就想玩两年,没想到搞了个二十年。放眼未来,他认为自己还是会回到教育中来,把所有的想法投入其中。
对于“未来机器会控制人”的说法,马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这么想。“ 机器是不可能取代人类的,机器是芯片,人是有智慧的心。”马云也说,“今天很多教育的方法可能未来都会被机器取代,但什么东西是你永远可以取胜的,这是未来需要去思考的。”
在他看来,中国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煤矿或者石油,而是每年诞生的约2000万新生儿的脑袋。而如今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放到大学、研究所,其实更应该放到幼儿园、小学、初中。
他说:“个人觉得,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精英阶层,而在于低端你做的多好。农村的教育作的多好,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做的程度(的标准)。”
他对于农村教育的想法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对于体育、美术、音乐等应试教育科目之外的重视。
马云认为,中国的运动讲的是集体主义精神,真正的运动是团队主义精神。“我们的孩子太需要这种东西,太需要孩子学会teamwork(团队合作),不会团队合作,中国怎么可能跟世界合作。”他认为,中国人在应试教育方面已经做的非常好,而体育、艺术方面的教育才是更应该下功夫的地方。
第二点则是他之前提出的“并校机制”。
“(我提出的时候)网上一片骂声,说我不接地气,但我亲眼去看的那些学校,一定比骂我的这些人多。”马云说。
他描述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乡村学校的景象:一个学校只有7、8个学生,2、3个老师,学生还分成好几个年级,极不好管理。他说:“我自己觉得学生少——老师不愿意去——学生教不好,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家能看到的都是好的例子,所以我提出要并校。”
对于阿里在公益方面的尝试,马云言语中透露出油然的责任感:“住宿制学校要把它搞好,有太多的东西要做,有人说麻烦,不麻烦要我们做干什么,总得要有人去犯错误、去尝试、去分享这些东西。”
在演讲的最后,他表示如果这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能让一个人花半个小时真正去乡村看看教师、学生的情况,“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福报和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