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讲到朱元璋时期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主考官录取时50多个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人一个都没有。虽然从主考官的本意上来说,并没有偏驳之意,但在政治角度上来讲,朱元璋肯定无法接受,因为他需要笼络北方的人心。如果北方的读书人就此寒了心,那么可能造成政局不稳,就很难再抵御更北方的蒙古人了。因此他重新制定考题,再次考试之后,录取了60多个人,这一次却全部是北方人,南方人一个都没有。通过这个事件以后,南北就开始逐渐寻找平衡了,不再只是根据考卷来公平公正。所以中国现在的高考分省设分数线录取的规则,其实鼻祖来自于明代。有时候公平还是需要为稳定而妥协的。
再讲到朱熹和王守仁。书里的解释非常清晰。朱熹认为,要想获得天理的知识,必须先从物体格到知识;而王阳明则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人类意识和外界事物的交互过程应该是从知识到物体。他认为所谓天理,根本不用去外面寻找,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生下来,心中就藏着所有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被隐藏了起来,我们没有意识到。一旦意识到了,就了解了全世界。做一件事到底对与不对,非要由外朝内看,非要引经据典寻找依据非常地累。但如果由心出发,我们会很自然的评判出这件事情到底对不对,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错就很容易评判了。所谓良知,指的是人心中固有的理念,而致良知就是寻找内心深处的呼唤,利用人性深处的善良这种直觉来做事。
明朝的读书人,看来都得当思想精神分裂的患者。为了考试,他们不得不背诵理学经典;但为了修身,他们又不得不思考心学的谱系。让头脑左右互搏。
菜根谭里有句话写的特别好,文字意境也特别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今日智力: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完;菜根谭全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