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讲的是勇气被讨厌,为何勇气会被讨厌呢?读完此书后,原来是你要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还是借助mei校长的高效阅读九步法,但这本书花了2个小时读完,因偏心理学和哲学,道理高深,要通过例子来加深理解。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或者说也在解决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些问题。你关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感恩mei校长的阅读方法。
阅读不是简单的理解信息,而是处理信息寻找方法,真正的为我所用。
阅读此书前我写下了3个问题:
1.人为什么会被讨厌呢?
2.如果被讨厌,我们可以怎么做?
3.如何获得终极幸福感?
我快速的翻阅了目录,立刻锁定了第二章节: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第四章节:要有被讨厌的勇气、第五章节:认真的人“活在当下”。
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3个章节的内容,后来花了一个看完了剩下两个章节及快速翻阅三个章节的内容。
写几点读完此书的感受,作为我的读后感作业,就以我的3个问题来解答吧
人为何会被讨厌?被讨厌后怎么做?
被讨厌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是否真的被讨厌,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臆想或者感受,甚至是自身的自卑感作祟。
有的人会因为自身的缺点,比如个子矮,脸上有疤痕而误认为别人讨厌他,但事实是“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脸除了你自己”。
这是一种源自你内心自卑感的主观臆想,你满眼看到的都是自身的缺点,总觉得会被别人讨厌。
事实是什么呢?你关注自身缺点,而这些缺点你无法改变,做再多你也改变不了,所以,我们为何要把注意力放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呢?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比如,不断的阅读,更高效的工作,你会明显感觉不再被讨厌。
换一种角度再想想,存在即有价值,躺在病床上的80岁老人会被家人讨厌吗?会有价值吗?作者用另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了这个问题。
假设你的母亲刚出了车祸,正在抢救,你觉得躺在病床上的她会被讨厌吗?你会觉得她没价值吗?
你祈祷的应该是她只要活着,就是对家里人最大的支撑,不是吗?所以我们该不该被讨厌,不是靠行为标准。
但,就算被别人讨厌,那又怎样呢?被别人讨厌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要学会分离课题,不去干涉他人课题,你会发现轻松很多。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害怕被讨厌,害怕受伤,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就可以躲避起来,不与任何人产生链接呢?
事实是就算你闭门不出,你吃食物的过程也是与生产食物的人发生了关系,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学会分离课题,鼓足勇气接纳被讨厌。
如何接纳被讨厌,获得终极幸福感?
我们能做的就是鼓足勇气,接纳被讨厌,任何时候都无需拼命寻求认可,不强行融入别人的课题,学会与他人分离。
但也要认清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无法脱离别人而单独存在,我们都是关系的产物,如何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终极的幸福感?
1.学会接纳自我
自我是有缺点的自我,缺点不可改变,但充分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改变能改变的,比如大脑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比如性格可以通过不断的改变来获得提升。
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并赋予它价值感,这样才会减少自卑感,避免进入自卑情结。学会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如果你都不接纳自己,又怎么奢望别人的接纳呢?
2.学会分离创造平等式伙伴关系
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主要在于父母、亲子、上下级等纵向关系,如果没有把他们当作伙伴,就会产生一切让人烦恼的关系。
比如无法拒绝父母的操控、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的亲子关系、不喜欢那个上司工作做不好的上下级关系等。
什么是伙伴式关系呢?即无条件的信赖关系,无条件信任并依赖,这是一种平等的横向关系。
对于父母,爱掌控是他的课题,与我无关,我不用去干涉他的课题。对于他们的干涉置之不理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读过《父母的语言》和《母爱的羁绊》,跟本书的观点有些相似,作家们的认同感一致,方法论也趋同。
对于孩子,不去学习,是孩子自身的课题,不去干涉,但在他认识到自己的课题并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
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以独立的人存在,不表扬也不批评,经常对他说“谢谢”就已足够。本书跟《不管教的勇气》有异曲同工之处。
对于上下级关系,认清工作是自身的课题,跟他人无关,工作仅仅是自身提供价值,做出贡献的一种形式及载体。
3.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他者贡献
在这里,衍生出幸福的终极意义即贡献感,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做出贡献,对他人有用。
不管是客观的创造出来的贡献价值还是主观存在的贡献感,这些都是我们活着的人生意义,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想起《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好》及《干法》,无一例外都说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做出贡献。
人生是舞动的点连成的线,活在当下
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是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
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认真的过好此时此刻。
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的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认真的“活在当下”。
想要成功,获得终极幸福感,就要接受孤独,被人讨厌,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