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听到一个让我非常惊讶的事情。几年前曾一起共事的女孩小周,居然在上班时间提起菜刀砍同事,还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她是单位的中层干部,当地的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形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听说最后受到了单位的处分。我们几个老同事见面聊起她,都唏嘘不已。
想起她这个人,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们都一致评价,她热爱学习,做事认真,有能力,但性格爱憎分明,说话不转弯,经常得罪人,多次跟上司吵架。大家觉得她出这样的事情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不难想象,以她的性格,因为当中层干部以后,可能会对某人的不满、愤怒不能发泄,不能表达,已经压抑太久,结果在某个瞬间就全面爆发,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并付诸了行动。
说起“恨不得别人去死”,我就想起这样一种说法,一对百岁老人对美满婚姻的总结就一句话“世界上最幸福恩爱的夫妻,一辈子里,都有至少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想法。”确实,夫妻之间暴怒状态时,这种恨不得对方去死的想法很多人都有过。
说起愤怒时的状态,有的人就像上面提到的我同事小周,她会对人产生攻击性,把愤怒直接表达出来;而有的人,会把这种愤怒压抑在心中,呈现出来的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
就像心理学老师武志红说过的一句话: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
当很多人因为从大脑意识层面理性的认为,我不敢表现出愤怒,担心破坏关系,实际上并不代表他的潜意识层面。他的内心可能非常愤怒,或者说,有时表达出十分的愤怒,内心有一千分甚至更高的愤怒,有时自己知道,有时不自知。我们眼中的“老好人”应该也属于这一类型,谁知道他下一刻会不会爆发呢?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强烈表达他的愤怒,从心理学愤怒表达这个角度讲,确实每个人都不好惹。
那到底是把愤怒表达出来好,还是不表达出来好呢?
如果像小周一样,用伤害他人的攻击性宣泄暴怒,显然不好;如果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表达你的愤怒,这样的攻击性会让你的怒气放下,心情畅快,人自然变得柔和了,也许和他人的关系会变得更好。
人类的真实本性,包括自恋、性和攻击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攻击性,每个人都不好惹。也许有的人隐藏起来了,有的人偶尔表达,有的人学会转化了。
但不是说攻击性就是坏的,攻击性本身就是人的生命力的表现,只要不伤害他人,只要表达适度,那这样的攻击性就是好的,就鼓励你进行表达。不内耗的人生,不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吗?
知识要点小结:
意识层面微风吹过,潜意识层面波浪滔天。我们很多人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愤怒从逻辑讲是非常合理的,但潜意识层面的愤怒却是达到了恨不得别人去死的地步。同样的,很多人不敢表达渴望,也是因为意识层面的渴望看起来很正常,但潜意识层面的渴望却是达到了恨不得独占全世界的地步。
精神分析师们特别强调攻击性的普遍性。咨询中来访者的各种拖延、迟到乃至早到与讨好等等,也许都是在表达他的愤怒、对咨询师的不满。
每个人都不好惹,你自己也绝不好惹。那些“老好人”其实一样有根本性的自恋,一样容易有愤怒,只是没有表达出来,甚至都觉知不到。但如果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展现自己的报复心。
相信太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在某一件小事上你被得罪了,而你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表达出攻击性与怒气,结果这件小事你一直记得,多少年都放不下。但如果有一次,又发生了这种小事,你表达了怒气,然后你发现,不仅你觉得真畅快,对方也没有恼火,甚至你们的关系可能还更好了。这是攻击性的一个根本功能。
文章首发:公众号(月小姐的花园)
参考资料:武志红心理学课程专栏
图片来源: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