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五微之三 详解
声对色,饱对饥,
虎节对龙旗。
杨花对桂叶,白简对朱衣。
尨也吠,燕于飞,荡荡对巍巍。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出使振威冯奉世,
治民异等尹翁归。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韵字:旗 衣 飞 巍 威 归 韡 依
声对色,饱对饥。
声音和颜色,引申意思,则有语气和脸色,如声色俱厉。
饱对饥。饱腹,对饥饿。
虎节对龙旗。
古代使节代表,出使他国所持的凭证,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周礼一书中,云。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意思是周朝个诸侯国的使节,到了山国,就是山地之国,用虎节,土国代表平原之国,用人节。泽国代表水乡之国,用龙节。
到了后的朝代,虎节,也是古代将士出兵打仗时用的兵符。调发军队时必须出示虎符才能生效。
龙旗,古代画有龙形图纹的旗子。古代王侯出行,随行的仪仗总是会用有龙图纹的旗子。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对龙的崇拜自古以贯之。龙旗的使用,从周朝就开始了。
杨花对桂叶。
杨花,即柳絮。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柳絮便会漫天飞舞。
桂叶,即桂树的叶子。桂树秋天开花,芳香四溢,故称九里香。杨花和桂叶,在这里都是指,春秋两季时令植物的一个对仗。
[图片]
白简对朱衣。
简,本为竹片或木片。在纸没有发明出来之前,都是用竹简,代替纸来使用。后来,纸质的书和信,通称为简。古代御史上奏给皇帝的奏章,皆用白简。
朱衣。朱,是指朱红色。唐宋时期,四品五品的官员,穿红色的官服。通称朱衣。
[图片]
相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主持贡院选拔考生。每次查阅试卷,总觉得有一个穿着红色服装的人,站在他后面。注视着他手中的笔。
起初,欧阳修以为是侍从,站在他身后。但回头看时,又无一人。这穿朱衣的人头一点,他批阅的文章便是合格的,否则就不合格,因此,欧阳修觉得非常的奇怪。后来,他还为此留诗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一点头。”
这事传开后,那些参加考试的人,心里常常暗暗的祈祷,“唯愿朱衣一点头”,就是希望自己的考卷合格,被录取。
这也是成语,朱衣点头的由来。
尨也吠,燕于飞。
尨,多音字。此处读máng,意思是杂色的长毛狗。 吠就是狗叫的意思。
燕于飞。
这是诗经里,一首写亲人送别的诗。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图片]
诗的意思是,燕子啊,飞来飞去,带着剪刀一样的尾羽,我的妹妹,要回娘家了,我把她送到郊野才分离,我翘首以望,直到看不到为止,顿时悲从中来泪如雨。
后来人们便用燕于飞来形容送别亲人。
荡荡对巍巍。
荡荡是广大的意思,巍巍就是高的意思,形容做的事情或功绩崇高而伟大。
春暄资日气,秋冷借霜威。
春天之所以温暖,靠了太阳的光和热气。暄,暖和的意思。资,凭借,依靠。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
秋冷借霜威。秋天的寒冷,是借了霜寒的威力。霜威,寒霜肃杀的威力。
[图片]
出使振威冯奉世,
治民异等尹翁归。
这里说到了,两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西汉宣帝时,有一个名将,冯奉世,以卫侯使节身份,持节出使西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叛乱,叛军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出兵莎车国,他率兵击破敌军,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威震西域,巩固了汉朝在该地区的统治,得到了西域各国的敬重。
治民异等尹翁归。
异等就是特等,特别优秀。
说的也是西汉的一个大臣,尹翁归,他曾当任东海太守,在任时公正明察,清廉自守,去世时家无余财。后来,被皇帝称赞,扶风尹翁归,廉平乡正,治民异等。就是说他治理地区人民这方面,非常优秀。
燕我弟兄,载咏棣棠韡韡。
燕。在这里,和宴请,宴会的宴是一个意思。这句韵文来自
《诗经·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韡韡(wěi wěi,形容花朵光明盛大的样子)。“常棣”,是一种树的名字,后常用以指兄弟。
这是一首描写兄弟友爱的诗。棠棣花很艳丽,比喻兄弟们一起聚会喝酒,很亲近很快乐的意思。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兴中有比;而诗人以常棣之花喻比兄弟,是因常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寓议论于抒情的点题之笔,既是诗人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了华夏先民传统的人伦观念。
命伊将帅,为歌杨柳依依。
命是下令。伊是他们,指将士们,唱起杨柳依依的歌。杨柳依依,来自
《诗经 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意思是,曾经我离家出征,当时春暖柳绿,如今我要回故乡了,遇上大雪纷飞,前路难行,又饿又渴,我心生悲伤,可谁知!我回乡的艰辛?写的是边疆战士们,从奉命出征,到回归故乡所经历的艰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