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在市图书馆发现了它,《首都计划》,厚厚的一本,因为里面有很多折叠的图纸,显得体型硕大,静静地被夹在书堆中,但还是很醒目。手里已借有好几本专业书籍,预计一个月来不及消化,于是先拍照做了个记号,准备下次来借。它应该之前还未被借阅过,虽然时间长了,但旧而不破,侧面的标贴因为翻阅脱落下来,我悄悄将标贴压在书下,期待管理员及时发现后粘贴上去。后一次借书,先去找到它,依然安静地呆在书架上,等着有人来取。标签未动,可能管理员事务繁忙未能顾及,下次得当面提醒了。
《首都计划》,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所编写的建设当时首都南京的计划大纲。近九十年的岁月,近百年之间会有太多的因素,若不是日军侵华、若不是国民党兵败丢掉大陆,等等,不知现在的南京会是什么模样。
此书的背景:1927年4月2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于次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特别市。1928年1月成立由孙科负责的首都建设委员会,下设“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林逸民为主任,推动国都规划建设。1929年12月,历时一年多编制的《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出台后,南京兴起了10余年的营造高潮。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规划内容包括中央政治区未能全部实施,但城市格局已基本奠定。
《首都计划》的目录,先后为南京史地概略、南京今后百年人口之推测、首都界线、中央政治区地点、市行政区地点、建筑形式之选择、道路系统之规划、路面(附说明书)、市郊公路计划、水道之改良、公园及林荫大道、交通之管理、铁路与车站、港口计划、飞机场站之位置、自来水计划、电力厂之地址、渠道计划、市内交通之设备、电线及路灯之规划、公营住宅之研究、关于学校之计划、工业、浦口计划、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草案、首都分区条例草案、实施之程序、款项之筹集、附记等。一一罗列如上,不肯遗漏一项。
所谓城市规划,是城市系统中各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考虑,是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一个内容复杂庞大且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的大型动态系统。按现在的术语,《首都计划》包括有城市总体规划,里面包含各分项之所以然,也可以称为城市规划通俗本;有涉工程建设方面,如道路、地基、管道等施工详尽描述;有立法层面的,如规划的法定约束力,地块的调整程序,等等;还有城市建设计划,提出了近期建设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集方式等等。书内还附有很多精美的规划图、鸟瞰图、详尽的国外统计表格、计算公式等等。
鉴于《首都计划》在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我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肤浅的认识,《首都计划》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规划理念与我来说暂时还不能好好消化。但计划中提出的很多理念正是目前我们正在实施和实践的。时间可以检验理念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也可以体现书中部分理念的超前性和先进性。不能一一罗列,只能从看到哪里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人口的测算。仅仅一个人口,作者旁征博引,研究得非常深入。南京建都后,人口由36万增至49.7万。经过推算,原文“由上种种推算,可知估计南京百年内之人口,以二百万人为数量,当不致有若何差误。”据网上数据,2017年南京常住人口为833.5万人,户籍人口680.6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685.89万人,城镇化率为82.29%;主城已完全城镇化。这个要预测百年后的人口确实有点为难当时的专家了,但至少从50万到200万也是相对准确的推测了。
国都界线。也就是城市边线,与谷歌地图所显示的区域,大致还差不多范围,界线将江宁、浦口、栖霞区以及主城建邺区都包含了,只是现在城市的溢出相应明显,城乡差别不大,如今江宁、浦口已基本填满,但这个饼的样子基本还是。规划的眼光要长远,能九十年不走大样,应该是个范本了。
中央政治区。国都为一国之中枢,而中央政治区为国都之中枢。因为不能成为之后的首都,此项也就未予实施。中央政治区,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原规划在紫金山南麓。现在此处依然青山葱绿,一直未有大的建设。“其一,面积永远足用也。”说面积永远足用,这个限于当时国家的财力、机构的设置、专家(领导)的视野,只觉得面积大而无当,料不知如今寸土寸金,真要国家行政机关集中于此,再扩几倍也能填满,北京长安街就是实例。“关于建筑方面,不独易臻新巧,且高下参差,至饶变化。而北部地面,居高临下,俯瞰可尽全城,气象尊严,又无逾此。且主要机关建在中央,其他环列两旁,有如翼辅拱辰之势,若出自然,抑建筑大道,互相贯连。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凿筑湖池,择地最易,园林点缀,随在皆宜,于庄严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风景之胜。”此处极富诗意,让人联想到汉唐气象,符合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向。但众星捧月的建筑群,想来又灌输着权者至上的思想,总会有当权者要首肯这个计划,对上胃口就行,有点形而上了;再者如此布局,万一圈子划小了,以后再增加若干部委办局,岂不又得划上若干个圈圈才行。这个属于城市设计的范畴,规划阶段不必如此详细,实施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问题。但在此处形成一个行政中枢,还是很有气魄的。
关于市府建设,“建筑时所应根据之原则,约有三项:其一,性质相近之机关,务须聚合一处,使成统系;其二,各机关既系逐渐增设,建筑手续自非同时进行,故对于地面之分配,务须通盘计算,使无论何时,建筑物皆不失一整个的结构,优美而适用;其三,屋宇形式,对于本国固有之艺术精神,务须尽量表现,俾市民易起一种观感。”从规划建设的角度,理应如此,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本土建筑,都应推行。“中国既为文化古国,而其建筑之艺术,且复著称于世界。”“大抵以中国式为主,而以外国式副之,中国式多用于外部,外国式多用于内部,斯为至当。”对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来说,我国的建筑与西方文明建筑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计划所言极是。现在中国的建筑,与世界是同步的,但多少是这个建筑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就能让人知道这是个带中国元素的建筑,有待思考。
“盖车辆在城市内干路行使之速率,通常以每小时二十五英里为最高限度。”九十年前南京市区限速40公里/小时,可能车、路都与现今差距极大,但如今城市已高速发展,当时的车辆还属稀有之物,但主城区的限速目前仍在40公里/小时,应该是从以人为本来考虑的,还有是车多想开快也没这个可能。计划中将城市道路分为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和内街,最宽的干道宽度为28米,除两旁各5米人行道,其余为车行道。现在的城市,马路越造越宽,这个已经将人挤出了道路使用对象的主体,而改成了车。这个与以人为本的原则又是相背离的。城市发展的程度,未必就是与马路宽度成正比,只要人车和谐,只有两个车道的道路又如何呢?道路计划中还提到了马路斜线,也就是在横竖网格内增加斜状道路,以提高通行能力。这个没亲身体验过,在国外、我国北方部分城市有此做法,但原来四条路的交叉口增加至六个路口,交通反而是个问题了。要么红绿灯看花了眼,要么大家绕着环岛转啊转了。南京城市的主要道路格局,大致是在那个时期确立的,如作为城市主干道的中山路,仍是今天南京道路的骨架。
计划中提到了路面的做法,这个已经接近施工图的范畴。这个与当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关,柏油马路还是个稀罕物。“且规定路面既成,一年后不准开掘,是则凡欲于年内进行上述工程者,当可预先筹划。”“一年后”应理解为道路完工后一年内不准开挖吧。预先规划,一并实施,一直是符合建设的时代要求,尤其在资源匮乏的民国,尤其值得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参加工作以来,拉链式道路是经常可见的,近十年左右开始渐渐少了,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了。
关于交通管理一则,基本上可以抵上现在的交通法规。对于车辆、车夫要求持证上岗,行使规定、车速、停车等等,很详尽。“如将此两旁之路面,各划出三公尺之宽度,取为停驻汽车之用,实为最不公平之事,盖有汽车者,不过市民少数,既独占之以为用,是牺牲大多数人之权利,而益少数也。”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存在,较之九十年前,现在有车者更是来势汹汹,占领的何止区区三米之地。对于红绿灯的设置,想来当时南京城还未有此设施,文中对“灯色之顺序,由绿而黄,由黄而红,周而复始。”,还解释了为什么红灯之后没有黄灯的原因。此处又有如科普读物了。“又车辆之停止时间,无论如何,不能超过一分钟至上。”看到这里,不免一笑,现在基本都超过一分钟的,两三分钟属于正常,高峰时超过七八分钟也属正常,十分钟以上才属于非常了。
书中提到个地名,“卖糕桥”,应该就是现在的迈皋桥吧。百度:迈皋桥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南京古地名之一,处于南京城北的神策门、中央门外。至于两者谁在先,网上查阅,有金陵人士提出《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二十七“图”中,可以查到“迈皋桥”,而不是“卖糕桥”。谁讹谁,是个很有趣的问题。
“至于敷设地底轨道,费用又未免过巨,南京现在亦不可用。”的确如此,南京地铁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吧。没有强大的国力来支撑,很多只能写写说说,做是万万不可能的。当时能有此提法,已经是目光长远。
“关于越过长江之方法,不外建筑桥梁、建筑隧道、设置火车渡船三种。”前两种当时是不可能实施,也不知第三种成了没有。要把火车开到渡船上,过江后再开上岸,可能当时的车厢不多,要是像现在的和谐号,八节车厢长度两百米左右,这个渡船快赶上航母了,想来也没造成吧。设想当时应为渡船短驳货物,人就更容易过江了;或将车厢一节一节单独上船,过江后再组合起来;或其他方式。
“故电厂址所在,固不宜迫近城市,尤须位于通常风向之下方。”当时电厂只有烧煤,书中也提到一旦建成,下风口的环境会变差。完全符合城市规划之理念,环保第一,还是以人为本。
“宣泄方法有二:其一,设置一兼用抽水机之排水系统,以备宣泄之用;其二,设置巨大渠道,使集中之流质,凭自然之重力排去。”这里的宣泄,指雨污水的排放。对于敷设大管,“不过工程浩大,费用繁多,南京尚难逮此,惟仍应敷设小管,藏贮电线其内,使其损坏所在,容易寻觅,且便修理。”书中提到了伦敦及欧洲各大城市,都采用地下管廊的方法,但国力所限,只能求次。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地下管廊,尤其是在城市已经形成规模后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在基础管廊建设方面我国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追赶余地。
计划中还提到了公租房,这个分项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政府要优先考虑的。民不安,怎么定国。书中对公租房的对象进行了界定,有公务员、工人、下层百姓等,还有公租房的建筑形态等。现在所谓的公租房倒是很好理解,百姓按规定向政府租住统一建设的廉租房(公租房)。按当时的情况,土地房产应该是私有化,不知政府如何具体实施此项计划。
当时的南京,学校除了遍布城区的小学、中学,大学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中央军事学校、军官学校等,数量不多,但想来当时也已是国内一流的院校了。当时有号称“五大名校”,分别是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 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作为都城,一定是会有著名大学的。
“劳工之价值,现在每日约为由四角至六角。其具有专门技术者,每日约为一元。”由此推算,劳工一月报酬在十五元左右,技术工一个月三十元左右,很有意思的数字。薪酬不在于数字的大小,而在于它能带来的幸福指数。现在就是后面多两个零,增加百倍,也未必带来幸福感吧。
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本法以增进市民之幸福为主旨。”“各市应组织一设计委员会,委员由市长委任,但须经市立法机关之同意。该会委员为五人,其任期分为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每期一人,逐年遴补。”机构架设出来了,不知委员会的权限有多大,具体实施又是如何。这个课题有点大,属于管理体制范畴了。
在城市建设计划中还提到了由中央政府、市政府筹集的范围以及由市民直接负担,其中“应由市民直接负担者,为街道、公园、路灯、渠道等项。”不知这个具体怎么操作?向市民以税费的形式收缴?还是政府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资金的筹集等等。
可能时代变化太大,有些当时提出的理念现在难以理解,只能去揣摩构思者的初衷;有些方案又十分严谨,急于让我去知晓下文如何;有些图文让我感动,如同润玉适合时时把玩……虽说窥一斑可见全豹,但毕竟不如见全豹而更为生动。对于城市规划、城市历史、城市建设有兴趣者,作为中华民国时期最完备的一个城市规划,我还是推荐一读此书。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四日~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