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五一劳动节,繁忙的假期,乃至于无暇读书,差点完不成庄子读书计划了。但实在不可懈怠,只要一日不及时交笔记,就被抱出同读群了。有时候,有压力,有压迫也是好事。
庄子内篇《人间世》,最后结尾部分,阐述的庄子重要“无用论”思想,最为精辟,耐人寻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段,是理应要熟背过的。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故事,典故、译文,不重复了。看过了太多解释,和文章,来讲这棵神树的故事,我特别爱这课神树,尤其是他白日听了木匠所说,忍不住会晚上托梦,来找木匠,来论辩清楚,并又数落木匠一番,太可爱。今天单说说我的感想。
我读庄子和老子,在年轻时,总有点担心,因为觉得理解了他们的这种道家无为思想,而担心自己,担心因为悟透而年纪轻轻也产生的一种无为消极感。还好几转几承,过了不惑的四十。四十岁之后,又豁然开朗了。比如,再读到老子庄子时,就很透彻地领悟,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任何事,都是两方面。有用无用,看你怎么去看,和怎么去想。人有人的想法,树有树的想法。我们仔细听过,树的想法吗?呵呵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这个世界,如果你跳出人类的观点去看,又别有一番天地。
还是摘录一下今天一书友,庄子为说明“无用之用”之观点,先后列出的几个故事梗概吧,便于以后再读回忆。
第一个故事:栎树不成材而能活千年。可见,“无用之用”的含义是避祸趋福。
第二个故事: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庄子借南伯子綦之口,继续写大树无用,表明世上只有无用的人才能够活得长久。
第三个故事: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这个故事同样包含着“避祸趋福”的观念。
第四个故事:楚狂接舆凤歌笑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