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学归来之后,真想像崔健在《假行僧》中唱的那样:“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但人文行走还仅不是这样的简单。到家的第二天,我就下载了樊阳老师的讲座课件,回看了在陕 西历史博物馆的行走课程。激动之后便是行动。我决定在开学之前,以富源县最有名的文物古迹“胜境关”为 人文行走的核心,做一次以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东行通道为主题的行走课程尝试。
说干就干,马上查阅相关资料,还好平时的藏书不错,很快就从书柜里翻到了关于富源县史料的一些书籍。 开始也没觉得有多难,可是读着读着,问题就来了,县志里有些字也不知道,于是找了本字典火速支援 ,县志里写得很简要,有些细节的资料还得上网搜索,但是很多网上的核心期刊论文要注册、要权限、 要什么币,搞得我头晕。还好,已经下水了,好奇害死猫,于是带着各种好奇,不停的查找资料,做好笔记,就这样持续战斗了几个白天和晚上,终于在昨天晚上弄好了行走课程的初稿。
我将初稿发给了几个导师,请他们指导,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丽伟老师马上进行了回复,就课程的框架 和拓展给了一些建议。今天,我就带上2个小同学驱车50公里来到了“胜境关”按照昨天的方案尝试了一 下。一路下来,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孩子们的积淀不够,提不出问题;二是孩子们现在的生活与古代 的生活差距很大,不容易理解;三是行走课程的文物古迹多,课程内容密度大,很容易导致浅尝就止, 没有深度。
滇南胜境界坊
清风亭
古驿站
胜境关关楼
于是在课程尝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马上调整了策略,紧紧抓住“古道”这一文物,然后联系现在 的实际,通过古今实物对比,重新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理解当时为什么有大量的独轮车来 运输军用物资,同时追寻这条古道上走过的滇王庄蹻、蜀国大将马忠、明西平侯沐英、旷世奇才杨慎、 地理学家徐霞客、名族英雄林则徐等名人,这样从古到今,由今到古的方式,拉近了文物古迹与孩子们 的距离,让他们觉得这些文物古迹不在遥远。孩子们当时打趣地说,是不是我们今天走了这条古道,以 后也就成为名人了,哈哈哈,我笑着说:“极有肯能成为名人”。
千年古道
由黔入滇50年代后经翻修的道路和现在的高速路同在一个画面
一个上午的行走下来,孩子们饥肠辘辘,来到旁边的一家清真馆后,大家海吃了一顿,这让我又想 起了《假行僧》中所唱的:“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请你给我倒碗水”。
在这儿“倒碗水”
是的,假如你已经爱上孩子,爱上人文行走,那就不要畏惧任何困难,不要找任何借口,从教室走到 乡野,从学校走到社会,虽然可以歇歇脚,倒碗水,但是请不要停止行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