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带淘淘在工大校园里游玩,他在我前面几十米处奔跑,一下子摔倒了趴在地上。路面很平,没有其他障碍物,衣服穿的也多,所以我能想到他摔得不重。但见他趴在地上没有起来,我知道是在等着我过去拉他,于是就朝他跑了过去。
而见我刚一启动,迎面从淘淘身边准备路过的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急忙转身用坚定的语气向淘淘教诲道: “小伙子,自己爬起来!”我家这个三岁的小伙子倒是也很爷们儿地自己起来了。
之后,我为此还在P.E.T.讲师群里询问了大家一般在孩子摔倒后会是如何反应。是的,如果我对自己的反应和内心的信念坚定不移,我不会如此在意一个路人的举动。别人的行为如一面镜子,我从中照见了自己内心还不够确定的部分。
淘淘平常在家有时会玩这样的戏码,就是他摔倒了自己不起来,我不在意他就会喊: “妈妈,妈妈,我摔倒了,摔倒了”,语调上还不失矫情,然后我也都很买账地就把他扶起来了。我理解这就仿佛恋爱中的小女生,明明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非要撒娇让对方代劳。有时候他是真的摔疼了直接开嚎,我也会本能地主动上前扶他,并深表心疼之意。
可是同时,在我脑袋里隐约还有一种背景声音: “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呀,男孩子更应该皮实点”
这个声音来自哪里?显然不是我自己发出的声音,它来自之前父辈对我的教导,也来自这个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观,在我的成长中一点一点地被写入头脑。但它只作为一种声音在我的头脑中回响,还没有化作信念来指导我的行动。
这种声音的源头,是一份期待和一份恐惧。我们期待孩子坚韧顽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我们恐惧自己会溺爱孩子,折断了孩子羽翼未丰的翅膀。我们以为这样才会让孩子学会成长,可谁又知道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呢。
在一次工作坊上,一位妈妈分享了他家儿子的故事。妈妈为了从小锻炼孩子独立,从上幼儿园起一直让他自己背书包。后来有一次母子俩从超市购物出来,妈妈觉得东西太重了,希望儿子帮忙提一部分,得到的回应是: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工大校园摔倒事件”后不久的一天,我陪淘淘在小区里骑车。另外一个小朋友滑板车失衡摔倒在地,淘淘正好从后面骑车跟上来,他在摔倒的小朋友身边立即停下来,下车将其扶了起来。如果说之前我还对自己的回应方式有所动摇,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真正心安了。
“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我们以为教给孩子的是顽强不屈,但孩子学到的也许是对他人的困境无感。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们以为教给孩子的是独立负责任,但孩子学到的也许是不愿意助人。
“做错事了必须道歉”,我们以为教给孩子的是自省有担当,但孩子学到的也许是虚伪和道德绑架。
“男孩要穷养”,我们以为教给孩子的是艰苦奋斗,但孩子学到的也许是自卑和深深的匮乏感。
“女孩要富养”,我们以为教给孩子的是富足不惧诱惑,但孩子学到的也许是骄奢和空洞的优越感。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结论是“孩子摔倒了要扶”,“孩子的事情家长要帮忙分担”,“做错事也不用道歉”,“男孩可不能穷养,女孩可不能富养”,那就从一种教条跳入了另外一种教条。
就拿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来讲,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想要自己身体力行,那为何不给他一次构建自我价值感的机会呢?
如果孩子感觉到挫败沮丧,那为何不给他一次感受温暖和关怀的机会呢?
如果孩子想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和父母撒个娇讨个宠,那为何不好好珍惜这段甜蜜的亲子时光呢?
所以,重点不是秉持某一种教条,而是去理解孩子在每一个当下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求。相比用脑,更要用心,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才能做出合适的回应。